位于中國湖北省西南部,西面和北面鄰接重慶市,南鄰湖南省。轄恩施、利川2市和巴東、來鳳、咸豐、建始、鶴峰、宣恩6縣。自治州首府為恩施市。面積2.4萬平方千米。人口約358萬,其中土家族占1/3多,苗族占1/2。春秋巴國地。1949年設恩施專區。1970年設恩施地區。1983年置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4月改現名。屬鄂西南山地,有山原之稱。地理特征:由北部大巴山脈的南緣分支——巫山山脈,東南部和中部屬苗嶺分支——武陵山脈,西部大婁山山脈的北延部分——齊躍山脈等三大主要山脈組成的山地。全州地勢是三山鼎立,呈現北部,西北部和東南部高,逐漸向中、南傾斜而相對低下的狀態。其地貌基本特征是:階梯狀地貌發育。由于受新構造運動間歇活動的影響,大面積隆起成山,局部斷陷,沉積形成多級夷面與山間河谷斷陷盆地。境內除東北部有海拔3000米以上小面積山地外,普遍展示著海拔2000----1700米,1500----1300米,1200----1000米,900----800米,700----500米等五級面積不等的夷平面,并存在一至二級河谷階地。呈現明顯層狀地貌。巖溶地貌發育,山間谷地星羅棋布。全州碳酸鹽巖類(石灰巖、白云巖)面積占總面積54.4%,裸露的碳酸鹽巖受本州溫暖多雨氣候的影響,巖溶地貌發育、石芽、溶洞、漏斗、育谷、伏流比比皆是。旅游資源州域自然風光無限,特別是以“雄、奇、秀、幽、險”著稱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