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西市在地理位置上處在東經130°24′24″—133°56′30″,北緯44°51′12″—46°36′55″,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與牡丹江市、七臺河市毗鄰,東、東南與俄羅斯交界,總面積22,531平方公里,轄雞冠,恒山,滴道,梨樹,城子河,麻山六區,虎林市、雞東縣、密山市,人口200萬,被譽為我國太陽升起最早的地方。 雞西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發現56個礦種。主要有煤炭、石墨、硅線石、鉀長石、大理巖、黃金、鉑、鈀、礦泉水等。煤田分布廣、煤種齊全,有焦煤、氣煤、肥煤等7個煤種,總儲量80億噸,年產原煤3000萬噸;石墨總儲量7.8億噸,居亞洲之首,年產量7萬噸;硅線石儲量4000萬噸,年產量3000噸;大理巖儲量6.3億噸、黃金儲量大于5噸。 雞西河川秀麗。未開墾荒地面積44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9.4%,其中草原沼澤面積為22萬公頃。水系資源豐富,62條主要河流總徑流量89.4億立方米。境內最大河流穆棱河,境內流徑長502公里。地下水總儲量98.4億立方米,全地區水資源總量為5393億立方米。全市林地總面積62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4592萬立方米,年采伐量42.6萬立方米。 雞西市野生資源豐富。藥材上百種,山產品300余種,蕨菜、薇菜等聞名中外。有虎、熊、鹿、貂、狍、狼等39種野生動物繁衍生息;魚類65種,其中翹嘴紅鲅(大白魚)為中國四大淡水名魚之一。 雞西市是黑龍江省的重點產糧地區之一。耕地總面積55.4萬公頃,盛產水稻、玉米、大豆、蔬菜等。全市有11個大型國有農場,糧食平均年產量200萬噸。已建成綠色食品基地12個,有9個品種、22個產品獲得綠色食品標志,綠色食品產值達6億元。 雞西市生態環境良好,天藍、地凈、水清,是座新興的旅游城市,具有發展生態旅游、邊境游、跨國游的基礎條件。有煙波浩渺、氣勢磅礴的北國綠寶石興凱湖;有水深流急的烏蘇里江;有二戰遺址、被稱作“東方馬其諾防線”的虎頭地下軍事要塞;有舉世聞名的中蘇自衛反擊戰發生地珍寶島;有祖國最早看到日出的邊境山峰之一神頂峰;有歷經百年滄桑的“東方第一廟”虎頭關帝廟;有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麒麟山、臥龍湖、哈達河、八楞山、鳳凰山森林公園、北大荒書法藝術長廊、遼金古城遺址等旅游景區。 雞西市有良好的投資環境。中俄邊境線長631公里,現已開通密山和吉祥兩個國家一級陸路口岸。年過貨量可達200萬噸,過車能力600-900車次/日,驗放能力可達85萬人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