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位于長江、淮河下游,黃海、東海之濱,北接山東,西連安徽、河南,東南與上海、浙江接壤,是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介于東經(jīng)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得名于清朝江寧府和蘇州府二府之首字。是中國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總面積10.26萬平方千米,占全國總面積的1.11%,連綿近1000千米的海岸線擁抱著約980萬畝的黃金灘涂。境內(nèi)平原遼闊,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澤湖在此橫臥,歷史上素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美譽,江蘇的簡稱“蘇”的繁體字原本就是此意。
江蘇歷史悠久。“江蘇”名稱是在清康熙時組建江蘇省時取區(qū)域南部兩個府即江寧府(今南京)之“江”字和蘇州府之“蘇”字江蘇省地圖江蘇合成省名。“蘇”字的繁體寫法魚和禾是指魚米之鄉(xiāng)、草字頭是指平原、“蘇”字詮釋了江蘇的一切、意味著江蘇是魚米之鄉(xiāng)、繁華不衰。古徐國經(jīng)過了夏、商、周三代,歷時千余年,徐國人民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徐文化,形成了淳樸的徐國民風。光輝的徐國歷史和燦爛的徐文化似晶瑩的寶石,永遠放射出不朽的光芒。淮河流域的徐國史和長江流域的吳國史,共同組成了江蘇地區(qū)的上古史,徐文化、吳文化和徐吳過渡地帶的文化,共同組成了江蘇地區(qū)的古文化。 這里是中國吳文化和漢文化的發(fā)祥地,早在數(shù)十萬年前南京一帶就已經(jīng)是人類聚居之地。6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以及徐州和洪澤湖附近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原始村落,開始了原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3000多年前,江蘇青銅器的古城南京冶煉和鍛造,已達到很高的技術水平。公元3-6世紀,南京成為中國南經(jīng)濟文化中心。公元7-10世紀以后,全國經(jīng)濟重心南移,有所謂“天下大計,仰于東南”的說法,揚州成為南北交往要沖的城市。公元14-17世紀中葉以后,蘇州成為全國最繁華的工商業(yè)都會和文化中心,蘇州、松江(今上海)和南京等地,成為我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祥地。19世紀末葉,繅絲、紡織、面粉、采煤等近代工業(yè),在無錫、南通、蘇州、常州、徐州等地陸續(xù)興起,蘇州的絲織業(yè),更是享有世界盛譽。此后,江蘇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在中國一直名列前茅。
江蘇人文薈萃。以著名詩人李白、白居易、劉禹錫、王安石、吳偉業(yè)為代表的歷代詩人,在江蘇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這里還產(chǎn)生過眾多杰出的文學家、藝術家,如書畫家顧愷之、張僧繇、龔開、米芾、黃公望、沈周、唐寅、邊壽民、鄭板橋、龔賢、吳歷、王石谷,書法家張旭、孫過庭、文澄明、祝允明,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作者施耐庵、《西游記》作者吳承恩、《紅樓夢》作者曹雪芹,“三言”的作者馮夢龍,以及近現(xiàn)代散文家朱自清、詩人柳亞子、作家葉圣陶、錢鐘書、周瘦鵑,當代作家蘇童、黃蓓佳、范小青、畢飛宇、金曾豪、何建明;明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 徐霞客,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周信芳、江其虎等。以吳大澄、吳湖帆、徐悲鴻、劉海粟、陳之佛、李可染、傅抱石、錢松喦、林散之、費新我、肖嫻、程大利、亞明、宋文治、言恭達、湯永、徐培晨、劉繼青、周矩敏、楊明義等為代表的書畫藝術大師;還有著名音樂家、音樂教育家馬可、麥新、阿炳;以劉邦、項羽、蕭何、韓信、彭越、陸遜、張昭、范仲淹、朱紈等一批歷史名人婦孺皆知。源于江蘇的中國最古老的劇種昆曲更有“百戲之祖”的稱譽,出現(xiàn)了李玉等為代表的“蘇州派”劇作家群;南京云錦、蘇州刺繡和緙絲、檀香扇、玉雕、民族樂器、紅木家具和雕刻,揚州漆器玉器、無錫惠山泥人、淮陰剪紙年畫、南通風箏、常熟花邊、宜興紫砂陶器、常州梳篦、蘇州、揚州以及南通的盆景等都是在海內(nèi)外享有盛譽的工藝精品。
江蘇省正式建制始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原江南省析分為江蘇,安徽兩省>,江蘇巡撫衙門設在蘇州,以蘇州為省會,一直至1912年。自1983年起江蘇實行市管縣的行政體制。現(xiàn)設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揚州、鎮(zhèn)江、連云港、徐州、鹽城、淮安、泰州、宿遷13個省轄市,26個縣級市,25個縣以及55個市轄區(qū)。
江蘇是中國的經(jīng)濟大省。全省綜合經(jīng)濟實力在全國一直處于前列。2009年江蘇省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34061江蘇億元,總量在廣東之后,位居大陸第二;全年人均生產(chǎn)總值突破6475美元,與浙江并列全國第一。
江蘇對外開放日益擴大。2007年進出口總額3182.3億美元,增長24.1%;其中出口1849.5億美元,增長28%。外商直接投資158億美元,增長52.4%。全年新批境外企業(yè)33家,投資額5404.7萬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設計咨詢合同額20.9億美元,營業(yè)額19.8億美元。各具特色的開發(fā)區(qū)遍布全省,其整體規(guī)模和發(fā)展水平均居全國前列。對外友好關系不斷發(fā)展。
江蘇科學教育水平居全國前列。全省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88人,從事科研活動人員32.3萬人,科技力量與科研能力,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國第三位;對外科技和教育交流頻繁,江蘇已與世界上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與近30多個專家組織建立了工作關系,江蘇各類學校已與國外近300所大中學校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實現(xiàn)了高等教育大眾化,藝術和紀念性博物館91個。其中,南京圖書館為中國第三大公共圖書館;南京博物院文物藏品數(shù)量居全國第三;設在南京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保存著大量中華民國時期的歷史檔案。南京小紅花藝術團被譽為“娃娃天使”。全省基本上實現(xiàn)了省、市、縣、鄉(xiāng)廣播電視聯(lián)網(wǎng)和村村通有線電視。全省共有各類衛(wèi)生機構(gòu)12775個,其中醫(yī)院、衛(wèi)生防疫和防治機構(gòu)3333個,遍布全省各大中小城市及鄉(xiāng)鎮(zhèn)(村)。
暫時還沒有人對“江蘇”進行過點評,點擊下面的按鈕,留下您的評價吧
旅游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