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興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古稱“竹塹城”,因開發時間久遠,故境內古跡甚多。也因為有這些歷史的陳跡,使得新竹自成一格,洋溢著古樸風情。被評為二級古跡的迎曦門,鄭進士第和鄭氏家廟、鄭氏家廟、鄭用錫墓及節孝坊等古跡遺址,代表著新竹的民情信仰,游走之一就足以讓人回味再三。 新竹縣北與桃園縣毗連,南接苗栗縣,縣內地勢起伏多變,涵蓋臺地、平原、丘陵、斷崖、盆地、高山等地形,自然景觀豐富,山林溪壑之美盡現其中。該縣面積1500多平方公里,人口36萬。 新竹縣的開拓始于竹塹古城,也就是今日的新竹市,縣內多茶山,峨眉、北埔所產的"東方美人茶"享譽國際;而新埔因日照長,九降風吹拂,造就極佳的柿餅制作環境,因此被稱為"臺灣城餅之鄉";此外,新埔的板條、北埔的擂茶都是具有地方鄉土特色的吃食。 新竹縣三面環山,一面瀕臨臺灣海峽,崇山峻嶺,峽谷幽深,森林面積廣闊,秀麗的自然景觀蘊藏豐富的觀光資源。羅馬公路(118縣道)兩旁梯田蒼翠,遠處青山含煙,沿途羅列金鳥海族樂園、錦仙森林世界等游樂區,假日游客如織。120縣道可抵內灣、尖石,其支線還深入雪山山脈的秀巒溫泉、司馬庫斯古道和原始神木群,溪谷、森林等原始風光一覽無遺,每到入秋,秀巒村楓紅處處,更是賞楓的極佳去處。由竹東沿122縣道往南可經上坪、五峰、清泉等地,遠及觀霧、雪霸公園,沿途景致多變,清泉的溫泉、觀霧的云海及豐富的生態景觀,皆享有盛名。 除了自然風光之外,客家風情更是新竹縣重要的文化特色。其中,新埔鎮的枋寮義民廟,堪稱臺灣義民廟的"總壇",是客家信仰的重鎮;北埔的金廣福公館為桃竹苗地區唯一的一級古跡,也是臺灣僅存最大的開發墾號;此外,北埔的天水堂、慈天宮,關西的范家古厝、鄭家祠堂,竹東的信好第、隴西堂、武功堂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