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踐圖謀復國之所,為越國古都,西施故里,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縣,屬會稽郡,歷代未廢,是浙江省最古老的縣(市)之一,是中國于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遠在新石器時期,境內的次塢、東白湖、陳宅、璜山和浣東等地就有先民繁衍生息。越王曾先后在境內的埤中、大部、勾乘等地建都,諸暨是於越文化的發祥地。 諸暨文化昌盛,人杰地靈。歷史上有為國獻身的絕代佳人西施,有王冕、陳洪綬、楊維楨等著名書畫家、文學家;近代更有不少志士仁人,涌現出俞秀松、張秋人、宣俠父等中共早期革命家;當代有趙忠堯、金善寶、毛漢禮等著名科學家。 1989年9月26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諸暨縣,設立諸暨市。 諸暨市位于長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錢塘江流域中段,浙贛鐵路、杭金衢高速公路、金杭公路貫穿全境,距上海200公里,杭州90公里,蕭山國際機場60公里,諸暨至溫州永嘉高速公路(北線)建成通車,諸暨至紹興的高速公路正在興建,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全市區域面積2311平方公里,總人口109.59萬,現轄23個鎮、1個鄉、3個街道,468個行政村,69個城鎮社區(居委會)。境內山川秀麗,有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浣江?五泄風景區,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2005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24.66億元,同比增長14.6%,人均GDP達到3753美元。實現財政總收入27.19億元,同比增長20.3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4.15億元,同比增長18.6%。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0.64億元,同比增長34.6%。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百強縣(市)第27位,比上年提升5位。 諸暨民營經濟發達,塊狀特色明顯,共有工商登記注冊的個體工商企業10萬余家,形成了15大重點塊狀產業,其中五金管業、襪業、織布業年產值超過200億元。2008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495.89億元,財政總收入達到50.3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24.1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678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613元。 諸暨先后被命名為“中國襪業之都”、“中國香榧之都”、“中國珍珠之都”、“中國無公害茶葉之鄉”、“中國名品襯衫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和“浙江省建筑之都”、浙江省首批“教育強市”、浙江省首批“科技強市”、浙江省首批“體育強市”、浙江省首批生態縣市,榮獲“全國基礎教育先進縣市”、“全國科技進步工作先進縣市”、“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市”、“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市”、“全國糧食生產工作先進縣市”、“全國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市”、“全國衛生先進城市”、“全國社區建設示范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以及“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長三角最具投資價值縣市”等稱號,“數字城管”試點工作率先通過國家建設部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