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可追溯到羅馬時期的宮殿城市,在15世紀作為葡萄牙的王宮時,就達到了它的黃金時代。16到18世紀期間,這里粉刷為白色的房屋就裝上了經過修飾的金屬陽臺。葡萄牙的建筑作品對巴西的建筑風格起了決定性的影響。
埃武拉位于三條河流的交匯處。是葡萄牙的內地城市,距里斯本以東100公里,所處地勢高于周圍的平原地帶。武拉修建于公元紀年之始,歷史上埃武拉是宗教和文化中心,現為阿倫特霍省的首府和重要城市。
歷史淵源:埃武拉是羅馬統治時期的重要城市,當時此城名為“里維拉利達斯·茹利奧”,是盧西塔尼亞省的陸上活動中心。隨著西哥特人的野蠻入侵,埃武拉淪陷。其城區局限在修復后的古羅馬城墻內。公元715年穆斯林占領埃武拉后,完善了原來的城防系統。1165年基督教徒重新控制了埃武拉,并使其成為了葡萄牙獨立王國的一部分,這標志著埃武拉開始進入發展時期,并一直持續到16世紀。在阿維什王國統治時期(1385到1580),埃武拉成為該王國繼里斯本之后的第二大重要城市。到了公元16世紀,以一些宏偉建筑的修建為標志,埃武拉達到了發展的黃金時代。當一些海上航線的停靠港——馬德拉群島、亞速爾群島和佛得角群島——被相繼發現后,宏偉的葡萄牙海上冒險計劃開始了。17世紀修建了沃邦式城防系統。到了18世紀,自16世紀以來堅持傳播知識和宗教啟蒙的耶穌會被解散后,埃武拉開始走向衰落。
城市布局: 在16世紀就已形成規則的城市規劃設計沿山丘頂部放射狀發展。在古老的不規則布局的城市中心,一些城市廣場延伸至其中的規劃軸線的起始點,把建筑組成整體。在這些軸線之間是由狹窄街道組成的道路網,大多數的街道為直線,從一個建筑群體以不同的方向伸向另一個建筑群體。三個連續的城防系統(羅馬時期、中世紀以及沃邦式)護衛著城市。在四周有花園圍繞的磚墻和磚墻殘跡之間,具傾斜屋頂的低矮白粉房屋形成了統一的建筑整體,鑄鐵和花磚使這一特點更為突出。許多曼奴埃爾式宮殿和修道院(在一些地方用花崗巖修建)的建造時期可追溯到公元15世紀。然而,到了16世紀就已能見到諸如早在1537年修建的水渠以及大量噴泉等大規模建筑及城市規劃了。埃武拉是里斯本遭受1755年地震毀壞后葡萄牙黃金時代城市的典范。單單埃武拉的城市景觀就能使我們理解葡萄牙建筑風格在巴伊亞州薩爾多瓦(1985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等巴西一些地區的影響。
暫時還沒有人對“埃武拉”進行過點評,點擊下面的按鈕,留下您的評價吧
旅游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