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甘是緬甸的一座歷史名城。在這里,人們不僅可以感受到緬甸佛教文化的燦爛輝煌,而且可以看到象征中緬“胞波”友誼的蒲甘涼亭。
蒲甘位于緬甸中部,伊洛瓦底江中游左岸,曼德勒西南150多公里處. 這里曾是古代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蒲甘(十一世紀至十三世紀)的首都。這里最初是由19個村落匯集成的小鎮,古稱“阿利摩陀那補羅”。公元849年,頻耶王在蒲甘筑城,建城門12座,并挖護城河相圍。1044年。阿如律陀王在這里創建了緬甸歷史上第一個包括緬、撣、孟等民族的統一的封建王朝,即蒲甘王朝。從此,蒲甘開始成為歷代蒲甘王朝的京都。當時,阿奴律陀王篤信佛教,他在征服緬南部直通王國時曾獲32部《三藏》經、300名高僧和技藝高超的工匠多人。于是他開始在蒲甘大造佛塔,蒲甘亦遂之成為緬甸文化、宗教的圣地之一。漫步在約25平方公里面積的古城蒲甘,處處可見大、小不一的佛塔矗立在街頭巷尾。真可謂:“出門見佛塔,步步遇菩薩”。
據統計,自公元11世紀到13世紀,蒲甘先后建造的佛塔就達萬余座,故蒲甘也被稱為“萬塔之城”。數百年來,雖歷經戰火兵災和1975年的大地震,蒲甘仍存有佛塔千余座。在現存的100多座著名的佛塔中,有的潔白素雅、樸素大方,有的金光閃閃、雍榮華貴。塔內的佛像或坐、或立,或躺、或臥,千姿百態,形象各異;他們有的頂天立地、高約數丈,有的精巧纖纖、高不盈余;這些佛像表情逼真細膩,惟妙惟肖。這些佛塔內的浮雕壁畫,更是技藝精湛,獨具匠心。因此,蒲甘又被譽為“宗教藝術薈萃”、“東方佛教藝術的寶庫”。
暫時還沒有人對“蒲甘”進行過點評,點擊下面的按鈕,留下您的評價吧
旅游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