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國際品牌涌入中國市場,奧運、世博一度拉升中國酒店市場后,一種悲觀的情緒開始在業界蔓延。
STRGlobal發布報告顯示,亞太區未來3~5年有56%新酒店項目都集中在中國,這會給市場帶來巨大壓力。
入住率下降,新項目卻繼續 可能5~6年前人們更多的是看到中國酒店市場的相對空白和高速增長,但如今這一格局已經改變。
報告顯示,全球市場中,除了歐洲市場受歐債危機影響各方面數據有所下滑,其他國際市場的每間可銷售房收入同比都有增長。但值得注意的是,亞太酒店市場的該數據增長僅5.7%,明顯低于北美和中東、非洲。中國酒店市場正有逐步放緩的跡象,根據對上海、北京、廣州、三亞、青島等中國主要城市的調研發現,有15個城市超過50%的酒店入住率明顯下降,其中上海、三亞、西安和廣州尤為明顯。
另有一個值得警示的數據是,STRGlobal抽樣中端以上定位酒店調查數據顯示,今年1~7月平均入住率僅59.9%,同比有所下滑,其中曾經作為瘋狂擴張之地的上海、三亞、成都等地區的入住率下滑尤為明顯。
盡管過多的酒店使部分市場飽和導致入住率下滑,但令人擔憂的是,投資者并未停下腳步。STRGlobal透露,未來3~5年,亞太區將新增1642家酒店,其中691家布局在中國,占亞太區新酒店項目的56%,且這些酒店大多定位高端甚至奢華,這意味著資金投入將非常大,而酒店的房價將居高不下,但入住率會隨著市場飽和而越來越低,讓盈利壓力變大。
投資者困境 就在昨天,洲際酒店集團宣布,自2012年9月1日零時起,洲際酒店集團停止對上海浦西洲際酒店的管理,該酒店將不再使用洲際酒店及度假村品牌。該酒店業主方則表示,洲際酒店集團單方面解約行為已給酒店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并將對酒店的正常運營帶來嚴重的不利影響。
“浦西洲際的撤牌就是盲目投資的結果,其實浦西洲際的選址并不適合洲際品牌,但由于種種原因,有時業主方要引入豪華酒店,管理方也會接管,先天不足的盲目開發項目最終導致業績不佳甚至撤牌。在中國酒店高速發展中,有很多這類盲目投資項目,未來也會有,這對業主方和管理方都是傷害,也是目前中國高端酒店業的頑疾。”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指出。
在昨日的峰會上,凱悅、雅高等也有同感。凱悅酒店集團副總裁夏農透露,中國市場目前有不少“不適配”的酒店項目,由于出于拉動地方經濟需要而強行植入豪華品牌,導致入住率和房價都不行,在高地價、高建設成本之下,對酒店投資者來說,盈利困難。
“有時是酒店管理方與一個房地產開發商簽訂了一攬子大單,于是就要跟著地產商在新開商業項目中植入酒店品牌,但并非所有地區都適配高端酒店,這也是酒店管理者無奈之處。”雅高國際酒店集團大中華區執行董事湯家驥表示。
過量投資和不適配的開發也給投資者帶來麻煩。華潤置地遼寧省公司副總經理張偉坦言,今年已暫停了酒店投資的高速擴張,據目前數據,還未完成公司定下的上半年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