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會回購部分運作良好且已盈利的加盟店增色上市公司業績
[ 如家、漢庭等擁有過多直營店的公司,其新開直營店成本會攤薄利潤,而7天的新開直營店較少,成本管控相對也較好,再加上每年回購部分已盈利的加盟店,因此,7天的上市公司業績表現才如此“另類” ]
在直營店成本越來越高的如今,加盟店成為各大經濟型酒店低成本擴張的法寶。
昨日,7天連鎖酒店召開加盟商大會,今年計劃新開300家新店,其中三分之二都會是加盟店。
不過,與其他經濟型酒店拓展加盟店策略不同,7天每年都會將部分運營成熟且盈利的加盟店進行回購,并將其注入上市公司,從而保證上市公司業績長紅。
加盟店回購策略
根據7天今年一季度財報,7天直營店和管理店(加盟店)帶來的房費總交易金額超過11億元,同比增長接近70%。這是7天自2010年第一季度以來連續9個季度持續盈利。
相比之下,漢庭的一季度財報并不好看,2012年一季度營收總額為6.89億元,同比增長52.9%;但凈虧損為940萬元,去年同期凈虧損為1400萬元。漢庭前一季度凈利潤為3030萬元。而如家也由于整合莫泰而出現業績下滑。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7天業績表現良好,而如家和漢庭業績下滑與加盟店和直營店比例有一定關系,假如直營店過多,則開辦成本巨大,尤其是日益上漲的租金,如家和漢庭此前都是主打直營店策略,成本自然居高不下,而7天目前約1100家酒店中,60%都是加盟店,新開店中過半也都是加盟店,故而成本較低。
其實,讓7天有與眾不同業績表現的是其“回購加盟店”策略。
“一家加盟店的初期投資大約600萬元,假如不出意外,投資回報期在4年。對于一些已經運作成熟且盈利良好的加盟店,我們會采取回購為直營店的策略。這當然需要算一筆賬,比如加盟店投資額在550萬~600萬元,回報期4年,回購價格是700多萬元,但因為已經回本,這樣算來,回購運作良好的加盟店對7天來說有利于提升業績。當然這也要和加盟商協商,并非所有加盟商都愿意出售。”7天連鎖酒店高級副總裁蘇同民昨日向記者透露,目前,7天每年大約會回購20家加盟店。
蘇同民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家100間客房的加盟店,每間客房每天的營收約為160元~230元不等,以160元計算,這家酒店一年的營收近600萬元。
記者多方采訪獲悉,經濟型酒店的加盟店營收并不計入上市公司財報,加盟店僅將管理費、客房數、出租率等計入上市公司,而直營店營收則是全數計入上市公司,所以如家、漢庭等擁有過多直營店的公司,其新開直營店成本會攤薄利潤,而7天的新開直營店較少,成本管控相對也較好,再加上每年回購部分已盈利的加盟店,因此,7天的上市公司業績表現才如此“另類”。
全“直營管理”挑戰
加盟店固然會給7天帶來不錯的賬面收益,但加盟店管理的統一難題、加盟業主的過分參與等都是業界通病。
“我們也看到了這些問題,所以我們是采取所有門店都‘直營管理’,即便是加盟店,我們也告訴加盟者,你們是投資者,我們是經營者,管理全權交給7天,這樣可以提高效率。”蘇同民透露,其間也會遇到希望參與管理的業主,業主若過多參與管理的確會給加盟的統一性造成困難,但與7天合作的加盟者大多是以酒店為副業的商家,他們本身對酒店管理的興趣就不大,因此7天可以用全“直營管理”模式運作。
但這給7天擺出了另一道難題——人力。7天一家單體酒店至少需要20多人配置,以7天一年開300家新店的指標來看,起碼需要6000多人,再加上至少10%的流失率,每年7天至少得招聘7000人才能應對快速的拓展。這也是7天目前最頭痛的問題之一。
“以前7天是一個店長對一家門店,現在我們采取一長多店,對內部用‘虛擬收購’模式激勵店長管理熱情。比如你的門店業績好,那么你可以申請‘收購’另一家門店,成為兩家門店的店長,反之若業績差,則該店店長將面臨被其他門店店長‘兼并’的可能。”蘇同民表示。
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指出,進入大舉擴張期的經濟型酒店行業,包括如家、漢庭、錦江之星等在內的業者都開始加大加盟力度,7天在“回購加盟店”和“全直營管理”方面的確與眾不同,這也是業界對手可以參考的,但過多加盟店始終會給企業造成人力、管控等方面的難題,即便是回購加盟店,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單靠回購來拉升業績,因此加強質量管控,莫盲目擴張才是商業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