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善塔,位于市區西營大善寺內。大善塔始建于梁天監三年(504),南宋慶元三年(1197),寺、塔焚于火。明永樂元年(1403),重建寺、塔。今塔為明代建筑,高40米,六角七層,磚木混合樓閣式。塔頂為圓形大藻井,其上用鑄鐵覆缽蓋頂,重約5000斤。緣梯登高,可鳥瞰紹興古城全景。清咸豐年間,塔剎、腰檐、樓閣均毀于兵燹,塔身猶存。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原建于大善寺內,故名。今寺毀塔存。塔始建于梁天監三年(504年),屢興屢廢。今塔重建于南宋紹定元年(1228年),明永樂元年(1403年)、清康熙八年(1669年)先后重修。磚木結構樓閣式塔,六面七層,高40.5米,底層邊長3.8 米,底層六面均設壸門,二層以上兩面相對辟壸門,余設壁龕。頂施藻井,上置鑄鐵覆缽。塔外檐已毀。塔中空,原有梯可登臨,現已毀。塔磚多刻“紹定戊子(1228)重修”字樣。1957年局部整修,僅存磚砌部分。
。
景區票價:
暫無
浙江省省紹興市區西營
景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