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
5515views
東湖在紹興城東繞門山麓,由山與水兩部分組成,南面是東西綿延三四里長的箬簀山,相傳秦始皇東巡,曾在此供草牧馬而名,人們俗稱繞門山。此山原是青石山,,漢代后成了石料場,經千百年鑿穿斧削,形成了高達五十余來的懸巖峭壁和變化萬狀的巨形巖畫。深處又有長約二百米、寬約八十米,似乎深不可測的水塘。
清末紹興著名書法家和園林藝術家陶浚宜見此地風景綺麗,便拓域圍堤,堤上砌墻,堤外是浙東運河,里面遂成封閉式園林—東湖。東湖四處皆境。湖面有秦橋和霞川橋,湖中有仙桃洞和陶公洞。從湖岸乘坐烏篷船,繞過筆架山,迎面一塊巨大巖壁上鐫有郭沫若1962年游東湖時所賦一詩:“箬簀東湖,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難通。大舟入洞,坐井觀空。勿謂湖小,天在其中。”再往前行,即為陶公洞。陶公洞附近有聽湫亭,可棄舟登岸,拾級達巔,極目遠眺,綺麗的水鄉風光盡收眼底。經飲淥亭即是仙桃洞,“洞五百尺不見底,桃三千年一開花。”倍添佳趣。洞西面桂嶺,猶如一座小島,桂花叢中又有香積亭。
另外,摩崖石刻、小稽軒、纖道、攬越亭、寒碧亭、情趣亭等,都給東湖西部景區增加了意境。東湖還是富有歷史意義的勝跡,孫中山、陶成章、徐錫麟和魯迅等志士仁人都曾在此商議革命大計。陶成章遇難后,紹興人民特在東湖建立陶社以資紀念。
1916年8月,孫中山蒞臨致祭,并題寫“氣壯山河”橫匾。1997年,紹興市對東湖風景區進行擴建,現入口處改在大帝山東側,使原入口處的陶公洞退至境區之后,入口處方圓7O畝,包括道路、停車場、牌廊、草坪、石橋、牌坊等;增建了夜間燈光等景點,安裝500余只燈具,使東湖變成一個燈光大盆景。擴建工程占地100畝,擴建后的東湖比原來大一倍左右。東湖因巖石、巖洞、石橋、湖面的巧妙結合,而成為浙江最著名的園林,也是浙江三大名湖之一。
東湖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