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殿
2703views
在諸暨城關西,左伴浣紗江,右依苧蘿山,古稱浣紗廟,祀西施。相傳城關鎮蘭蘿山上很早就有紀念西施的建筑,唐時已具規模,歷宋元而不廢。明崇禎五年(1632) 諸暨知縣張央重修后改名西子祠。清道光、咸豐年間及民國18年(1929)均有修葺,并改稱西施殿。
西子祠屢毀屢修,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由陳延魯捐資重修。咸豐十一年(1861年)又毀于戰火。光緒(1875一1908)年間,里人集資重修,架屋三楹,余皆荒廢。民國初,已成“短垣半紀,蘚草迷離。”民國十八年(1929),陳錦文等集資再建,正廳三間,祠宇高敞,門額書顏體“西子祠”三字,里人周嗣培署。前臨曠地,植花栽竹,圍以石欄。民國二十三年(1934)兩廡又配筑南廳、北閣。正廳鑾閣,中供西施塑像,旁立宮女二,鑾閣頂端豎二小匾,一曰“歸真處”,一曰“時雨之化”。左右置小聯。
今殿為1990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開間,重檐歇山頂,殿內塑西施像。西子祠門聯為:“山圍古堞青蘿色;水涌寒灘白些聲。”西子祠龕聯為:“越錦何須衣義士;黃金只合鑄嬌姿。”柱聯有:“駐節觀風,想當中名娃粉黛,國士風流,俯仰千秋人物;飛觴醉月,問門外山色蒼茫,溪聲幽咽,浮沉幾代興亡”。其他景點有古越臺、鄭旦亭、碑廊、紅粉池、沉魚池、暨陽先賢閣等,是一個頗具特色的仿古建筑群。
8 :00—18:00
西施殿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