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湖
5502views
鑒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是一處適合觀光游覽、休閑度假的江南水鄉型風景名勝區,由東跨湖橋、快閣、三山、清水閘、柯巖、湖塘6個景區和湖南山旅游活動區組成。
鑒湖,在紹興城西南15公里,為浙江名湖之一。俗話說“鑒湖八百里”,可想當年鑒湖之寬闊。東漢永和五年(140年),會稽太守馬臻發動民工,筑堤潴水,總納山陰、會稽兩縣36源之水,溉田九千余頃,民享其利甚巨,為江南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東起蒿口斗門(今上虞蒿垻鎮),西至廣陵斗門(今紹興縣南錢清),全長565公里。湖在集雨時面積610平方公里,湖總面積1899平方公里。后因水土流失,在唐中葉以后逐漸淤積,又從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開始有豪紳在湖中建筑堤堰,盜湖為田,湖面大蹙。今鑒湖面積約3044平方公里,其主干道東起亭山,西至湖塘,長225公里,形如一條寬窄相間的河道,鑲嵌在紹興平原之上。
鑒湖原名鏡湖,相傳黃帝鑄鏡于此而得名。鑒湖還有長湖、慶湖、賀家湖、賀監湖等別名。鑒湖水質特佳,馳名中外的紹興老酒,即用此湖水釀造。鑒湖湖面寬闊,水勢浩淼,泛舟其中,近處碧波映照,遠處青山重迭,有在鏡中游之感。
鑒湖不僅有獨特的自然風光,還有許多名勝古跡為之增色。湖東岸有馬臻之墓,當年他發動民眾興修水利,卻得罪了豪紳,被誣告致死,后來會稽百姓設法把他的遺骸運回,安葬于鑒湖之畔,建墓立廟,永久祭掃。墓在鑒湖東跨湖橋下,后依鑒湖,前臨曠野。墓東側有馬太守廟,始建于唐開元年間(713~741年)。現存前殿、大殿和左右廂,為晚清建筑。大殿面闊11.62米,進深11.98米,分3間。
鑒湖又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故里,如今這里還有快閣、三山遺址可去。快閣地處東跨湖橋以西的鑒湖北岸,是陸游中年時賦詩讀書處,后改為陸放翁祠,現尚存清代建筑數間。快閣向西行數里,就是陸游的故里三山,這是行宮山、韓家山、石堰山三座小山之間的臨湖小村,古名西村。現在故居雖廢,風景依舊,一派江南湖光山色,使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