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8月12日訊(記者 于珈琳)以濱海、濕地、溫泉為代表的新興旅游,已成為遼寧省錦州市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增長點,這里也逐漸變身國內外游客觀光休閑的重要目的地。作為該市夏季旅游產業又一新嘗試,以“親近濕地、沐浴溫泉、感知錦州、融入自然”為主題的“2016首屆中國·錦州濕地旅游文化節”日前在此間開幕,活動將從8月 11日持續到10月28日,其間舉辦錦州(國際)大有濕地生態旅游發展論壇、遼西、蒙東、冀北(5+4+2)旅游聯盟年會,及系列社會公益活動等共11項主題活動。
本屆濕地節由遼寧省旅游發展委員會、錦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在11日于錦州市大有經濟開發區東方華地城舉行的開幕儀式上,來自遼西、蒙東、冀北旅游大聯盟等地旅游局及遼寧14個市2個縣旅游委(局)嘉賓等共300余人與會。
遼寧省旅游委主任郝春榮在開幕式致辭時表示,錦州旅游委創造性的提出了錦州市的“五色旅游”,即以筆架山、世博園為代表的海洋藍色游,以遼沈戰役紀念館、錦州蘋果廉政文化景區等為代表的圣地紅色游,以閭山、北普陀山為代表的生態綠色游,以青巖寺、奉國寺為代表的宗教金色游,以九華山溫泉、冬季冰雪為代表的冰雪銀色游等精品旅游線路。用創新的宣傳營銷方式,將沈陽北——北京D12次、長春——廣州東Z384/Z385次列車,正式冠名為“錦州號”列車,這種創新精神,讓列車成為錦州城市名片的新載體。
錦州市委書記王明玉表示,錦州地處“遼西走廊”東段,南臨渤海,北依松嶺,是連接東北與華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城市和環渤海地區重要的港口城市,錦州灣機場的啟用,更讓錦州具備“海陸空”三棲的立體交通優勢。今天舉辦的“2016首屆中國·錦州濕地旅游文化節”,將成為錦州市濕地、溫泉旅游的新名片,這里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名城,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紅色旅游城市。錦州旅游資源豐富,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現有旅游景觀48處,星級賓館23家,可謂是山、海、城、島、泉薈萃,寺、塔、園、館、窟爭鳴。
據悉,錦州從2014年起,旅游收入已占該市GDP10%,2015年更是達到11.3%。此外,錦州與東北16地市組建的“東北旅游聯盟”,通過聯合開發優勢旅游資源,共同策劃精品旅游線路,從而延長東北旅游產業鏈,打造出了具有東北特色的“關東風情旅游帶”。
旅游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