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業界正試圖整頓提供虛假行程單的航空客票銷售代理企業,目前總共查出近3000張虛假行程單及20余家機票代理銷售商的違規行為,昆明凌云航空服務有限公司、云南鯤鵬航空服務有限公司以及昆明遠飛航空票務有限公司被罰,更多的處罰決定還將被公布。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黎雪榮認為,目前由于網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航空銷售代理企業均是通過網絡系統為旅客訂票、出票。但是網絡為我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問題。鑒于技術條件限制、網絡秩序監管缺失等因素,導致一些航空代理企業違反市場誠信的行為屢有發生。
黎雪榮指出,我國自2006年開始使用電子客票行程單以來,確實給旅客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新生事務總是有利有弊,這需要靠新的制度去規范和完善,但是由于目前電子客票市場還不規范,這也為一些不法分子牟取私利提供了機會。
比如,代理商可以從航空公司拿到很低折扣的客票,同時航空公司對這種的折扣客票在退票和簽轉方面規定了限制條件,但是一些不法代理商隱瞞了電子客票的實際折扣和退票、簽轉的限制情況,以更高的折扣價賣給旅客,賺取差價,使旅客在退票、簽轉時受阻。另外,傳統機票的真偽容易辨別,而電子客票的行程單卻很容易偽造,使得不少旅客買到假的“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針對航空客票代理市場存在的虛假行程單等問題,需要通過完善的制度加以規范,如機票行程單的確認制度、代理操作員每次操作實名登記等銷售配套制度;另外民航總局及航協也應作好監督工作,作為行業資質準入相關部門,其職責不應僅局限于票務代理商的資質審查和會員發展,還應做好定期檢查、監督工作,并加大查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