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江
4718views
夾江地處四川省西南、樂山北大門,西傍峨眉山,南臨樂山大佛,北接眉山三蘇故里,面積748.47平方公里。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壩、丘、山各占三分之一。轄22個鄉鎮,人口35萬境內頁巖資源、高嶺土礦藏豐富。
????? 夾江歷史悠久,淵源流長。夏為梁州之域,漢為巴蜀之地,隋開皇(公元593年)建縣,因城西北有"兩山對峙,一水中流"的自然形勝而得名。
????? 夾江水陸通達。成昆鐵路貫穿全縣,境內有樂山、吳場、馬村三個火車站。樂山站緊靠縣城,是成攀沿線最大的標準集裝箱站,年貨運吞吐量達l20萬噸。成樂高速公路途經夾江,在新場、甘江設連接口;省道成樂、自雅公路穿縣城而過。借青衣江水道,可通岷江、長江,達重慶、上海。
?????? 中國書畫紙之鄉:“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詩中所描繪的“平羌江”,就是流淌在夾江縣境的青衣江。從唐朝初創到明清興盛,夾江竹紙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聲名大噪。清康熙年間,夾江竹紙被御點為“貢紙”,在乾隆年間欽定為“文闈卷紙”和“宮廷用紙”。抗戰時期,夾江成為大后方紙張的重要產地,產量之多,種類之繁,品質之佳,技術之精,均為全國之冠。在這一時期,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先后兩次到夾江馬村大槽戶石子清、石國良家,一同研制新紙。試紙成功,畫家試筆后贊之曰“乾隆帝用的紙也不過如此……中國有了宣夾二紙,堪稱二寶”,將夾江紙提升到與安徽宣紙齊名的地位。為紀念大千先生對夾江紙所作的貢獻,夾江縣人民政府把經過他改制后的書畫紙命名為“大千書畫紙”。
全天候
夾江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