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庵
3927views
木棉庵,在福建龍海市九龍嶺下,距漳州市區12公里。因建于木棉村口,故名。庵外榕蔭下豎立一長方形石碑,高3米多,寬1米許,鐫刻“宋鄭虎臣誅賈似道于此”十個大字,明代平倭名將俞大猷所立,后斷半截。清乾隆間(1736-1795)龍溪知縣袁本濂重立。賈似道系宋末權奸,以其姐為貴妃,累官右丞相,封太師、平章軍國重事。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再度南侵,賈被近領兵救援,在魯港(今安徽蕪湖西南)大敗,全軍覆沒,孤舟潛逃揚州,時朝野大嘩,群臣上蔬劾,請斬首以平民憤。由于太后庇護,謫為高州團練使,往循州(今廣東惠州東)安置。鄭虎臣系一縣尉,奉命監押。途經漳州木棉庵時,虎臣屢諷之自殺,不聽,遂殺之。碑旁另立一詩碑,刻有明人七言絕句:“當年誤國豈堪論,竄逐遐方暴日奔。誰道虎臣成勁節,木棉千古一碑存。”明李東陽有《木棉庵》詩云:“多寶閣下歡不足,木棉庵前新鬼哭。襲胸拉脅安足識,天下蒼生已無肉。君王不誅監押誅,父仇圖憤一時攄。監押雖死名不滅,元城使者空嘔血。”后人在石碑前建一四方八柱石亭,名“木棉亭”。石柱上刻“為天下除奸,明春秋大義”等對聯。現碑、亭皆保存完好。
在漳州城南12公里處的九龍嶺下,即龍海市九湖鎮木棉村口的公路邊,有一座前后兩進的古庵廟。四周林木蒼蘢;庵前榕樹復蓋,并豎起一座長方形石碑,高約一丈、寬有四尺余,上面鐫刻“宋鄭虎臣誅賈似道于此”十個字。這就是閩南聞名的文物古跡木棉庵。歷代騷人墨客到此憑吊遺跡,無不謳歌忠義之士鄭虎臣為國除奸壯舉,無不唾棄奸相賈似道禍國殃民的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