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村
4352views
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郊的龍海市九湖鎮,有個百花紛呈的村莊,原名塘北村。據該村《朱氏族譜》記載:開基始祖叫朱茂林,系宋代理學家朱熹的第八代重孫。明朝永樂年間,他隨父朱鏞從遠方流落到此,見這里土地肥沃,四季如春,便始拓花園,從事養花植草。歷代繁衍,日趨興旺,自成村落。這里鮮花飄香,嘉木繁榮,風景相當優美?;ㄞr每天種花、養花、賣花,心境幽雅,怡然自得。因花農常道“養花長?!保视置伴L福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1963年朱德委員長南巡視察,看見這里到處種花,贊美道:“真是個‘百花村’!”從此名聞遐邇?,F在百花村進口門額上“百花村”三個俊逸大字,是陸定一1980年10月到此視察時所題。
百花村男女老少都有一套種花技術,養成了愛花嗜好,每當婚事喜慶都離不開花。如結婚時,他們用百花結成花龍花鳳,放在客廳桌上,表示龍鳳呈祥,喜結良緣;編織兩個精致的花籃,掛在客廳的梁上,表示花團錦簇,高堂生輝;在洞房里放著一個大紅漆盆,裝滿菊花,萬壽花,大笠花,象征新婚夫婦幸福長壽,白頭偕老;新娘子過門時以花掩面,更添艷麗;婚后第四天小舅子探房,也要奉送桂花、石榴花以示慶賀。這種以花為吉祥物的文明優雅風俗,世代相傳,延續至今。
以前,這里種養成的花卉近銷漳州、廈門、泉州一帶,遠銷廣東潮汕和臺灣。但一旦碰上災年,花賤如草,便有許多花農賣花行乞,餓死異地他鄉。新中國成立后,花農組織起來,鉆研技術,發展養花事業,花鄉日臻繁榮。真是春回大地,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爭奇斗艷。
現在,全村家家戶戶都建起了小花圃。園中種植的名花異卉多達千種,尤以蘭花、茶花、紅梅、瑞香、丹桂、塔松為珍品,其中僅蘭花,又有報歲蘭、素心蘭、大青蘭、四季蘭等等,翠葉紛披,素花窈窕,饒有“香遠益清”之趣。花農們還不辭勞苦,到處尋找奇異多姿的石頭、絢麗多彩的貝殼和造型獨特的樹木,精心雕塑出千姿百態的盆栽和盆景。如淳樸的石柳,蒼勁的古松,瀟灑的翠竹,盤紆的綠榕,高標的紅梅,清芬的丹桂等等,風度灑脫可愛。盆栽以樹為主,咫尺之間蘊含參天之意;盆景以石為主,方寸之中辨千尋之峻,真是生趣盎然,巧奪天工,被藝術家們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目前,百花村的花卉和盆景盆栽,除每天銷往漳、碼、廈等城鎮外,還遠銷到國內18個省市和港澳地區、東南亞國家及世界各地,花香飄揚四海,既增加花農的收入,又為國家爭得大量外匯,同時也滿足了人民美化生活的需要。
由于百花村馳名中外,來自祖國各地的游客逐漸增多。許多中央首長、名界名流到此游覽都留下了珍貴的墨寶,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也多前來暢游觀光,流連忘返。每年元月八日,龍海市都在這里舉辦百花村花卉節,海內外客商云集,如今,百花村已成為龍海的旅游勝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