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寧寺
2097views
天寧寺位于大丕山東半山腰。原名大丕山寺,坐西向東,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間(477年—500年)。明代改為坐北面南,更名天寧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邑紳邢本立又改為座西面東,今天寧寺占地2600平方米,有殿宇30余間,形成東西、南北兩條軸線布局。南北軸線一進四院,主體建筑有地藏殿、天王殿、羅漢殿、大雄殿、水陸殿;東西軸線一進三院,有山門、藏經閣、大佛樓等。
山門5間,在高基平臺上,邑紳邢本立建。硬山頂,覆蓋灰色板瓦,通并一對朱紅棋盤大門,門額橫書"天寧寺"。穿過山門,即天寧寺前院,東西、南北兩條軸線在此交會,院內寬敞清幽,碑碣林立。其中有國家級重點保護單位后周顯德六年(959年)《準敕不停廢記碑》。穿過二門,即天寧寺中院。迎面為藏經閣,始建于明萬歷三年(1557年),閣上層原存佛教經典6053卷,下層塑“千手千眼”佛一尊,俗稱“三皇姑”。過藏經閣即天寧寺后院。迎面為大佛樓,是東西軸線上最后一座建筑。始建于北魏,元末毀于兵。今大佛樓為明正統十年(1445年)建。倚崖筑成,面闊3間,進深3間,高21米,樓內有依崖鑿的“全國最早,北方最大”的國家級重點文物彌勒坐像一軀,兩腳鉅地面以下丈余,通高22.29米,有“八丈佛爺七丈樓”之美談。天寧寺歷史悠久,規(guī)模宏大,歷史價值、藝術價值頗高。
早9:00~晚17:00
天寧寺相關線路
景區(qū)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yè)創(chuàng)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fā)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fā)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fā)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fā)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yè)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yōu)質療休養(yǎng)服務企業(yè)”獎項,企業(yè)綜合實力再獲行業(yè)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yè)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fā)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fā)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xù)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yè)日益成為新興的戰(zhàn)略性支柱產業(yè)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yè)、幸福產業(yè),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