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帝陵
2900views
二帝陵即顓頊、帝嚳二陵,位于濮陽縣城西25公里的內黃縣三楊莊西硝河北岸叢林中。林中高沙丘頂立一小廟,前置二三香爐,余燼紛紛,香煙裊裊,此為游覽者憑吊之場所。后有一大沙坑,露出一片碑頭,不能全觀其碑文。其后大殿、廊房及前拱門皆沒沙中,這就是高王廟。據載,高王廟始建于唐文宗(李昂)太和四年(830年),修于宋初乾德六年(968年),沒沙于清宣統年間。廟堂坐北朝南,中有大殿,東西有廊房,殿內塑有二帝形象,壁繪日月星辰及諸多神像。殿周圍松柏參天,碑碣林立,流水潺潺,鳥語花香。每逢古歷三月十八廟會,四方商賈香客云集,頂禮膜拜者絡繹不絕。每值春秋兩季或封建改元、遷都、出征,朝廷皆遣員告祭,可想當年香火之盛。殿北百余步,白楊樹下,有一荒冢,冢上衰草凄迷,隨風搖曳;冢前豎有兩碑,一曰“顓頊帝陵”,一曰“顓頊陵”,皆元、清兩代所立。此陵之西是帝浩陵,現已是白沙累累,不辨其跡。清人王鼐賦詩曰:“平沙突兀見崗巒,古帝雙陵產峙蟠。狐兔野蹤穿曲徑,藤蘿蔓衍礙重欒。硝河掩映隨灘注,鮒嶺荒涼閱歲寒。曾拜享堂虔祀祝,瞻依金闕珊珊。”其荒廢若此。據載,二陵原為青磚所砌,東為顓頊城,西為帝嚳城,非常壯觀,現均蕩然無存。
有關二帝傳說甚多,其生事不再贅述。相傳顓頊崩于鶉火,葬于頓丘廣陽里。死后北風大作,地泉上溢,蛇變為魚,顓頊趁此附于魚背死而復生。然身則半人半魚,謂之“魚婦”,意思是顓頊已娶魚婆為妻。帝嚳相傳死于曲阜,后人遵其遺囑,葬于頓丘臺陰野。史載,舜販于頓丘時,專程到帝嚳陵吊祭。夏朝中衰時,帝嚳陵為賊所盜。這伙盜賊打開墓門,見棺里并無尸骸,只有一閃閃發光的寶劍,發出龍吟一般的聲音,嚇得魂魄俱散,急忙退出,方知帝嚳已“尸解”——即脫胎換骨升仙了。這雖是無稽之傳說,然通過這種傳說,我們也可窺見上古社會的蛛絲馬跡。
全天
二帝陵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