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駘廟與支鍋奇石
2015views
又稱昌寧公家廟,在寧武縣城西南60公里石家莊鎮定河村北500米處。據碑文記載,廟建于金泰和八年(1208),明永樂和正德年間均有重修,現存主體建筑正殿為明代建筑。座北向南,面寬三間,進深兩間。懸山頂。置五踩雙下昴斗拱,明間設斜拱,龍形耍頭。院內古松掩映,古色古香。殿內置閣,內塑昌寧公(臺駘)像,衣冠楚楚,表情凝重,保存基本完整。1981年,當地群眾自動集資維修殿宇及舞臺。
臺駘(昌寧公),為金天氏少昊的后代,為上古時代五帝的水官。五代十國時期后晉天福年民(936-943)被追封為昌寧公。宋代追謚靈感元應公。傳說臺駘是一位了不起的治水大師,他輾轉于甘肅、陜西、山西、青海等廣大地區,降伏水患,造福人民。對于臺駘的功績,《山西通志》、《寧武府志》等歷史文獻均有“臺駘能業其官,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太原,帝用嘉之”的記載。因臺駘治水有功,被封為掌管汾州一帶的地方官員。臺駘死后,其歷史功德久久流傳,人們立廟造碑,把他推崇為“雨神”和“雨師”。每逢農歷五月十八日。這里都要舉行傳統廟會,屆時,附近各縣的群眾,包括原平、靜樂、五寨、神池等地商客云集,盛況空前,以此紀念這位“能御大災,能抵大患,有功烈于民”的一代治水大師。
支鍋奇石所座落的峭巖,是一塊整體頁巖。在它那高約二丈余的巖壁上鑿有四個剛勁有力的大字“紫塞長城”,字體呈長方形,每字長1.3米,為明正德七年(1512)寧武關兵備張鳳翊所題,被稱為“摩崖題刻”。
?
8:00-17:00
臺駘廟與支鍋奇石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