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議院廣場
1628views
參議院廣場占地約7000平方米,廣場地面覆蓋著不少于40萬塊灰紅相間的芬蘭圓花崗巖。早在17世紀,同一地點也有一座市政大廳、教堂和中央廣場,但這些建筑在戰爭中被夷為平地,因芬蘭堡致富的商人們在不久后又進行了重建,在其南邊修建了這個城市的第一批石頭建筑。1808年的大火摧毀了所有木制的東西,但是俄國立即委任建筑師恩格爾重新修建廣場,并作為赫爾辛基新城市規劃的市政中心。后來,許多重要機構將都落戶于此,因此參議院廣場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國家中心。
議會廣場不僅是赫爾辛基市民活動的中心,也是欣賞新古典主意建筑的最佳場所,被視為芬蘭的重要地標。廣場的中心是塑于1894年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銅像,以紀念他給予芬蘭充分的自治。站在廣場上就可以看到建筑大師恩格爾的三件杰作:大教堂、政府大樓和赫爾辛基大學。
現在的參議院廣場的功能主要是作為一個通道,赫爾辛基大學的主樓占據了廣場的整個西邊,有一個出口,方便學生出入。現在國務院就在正對面,極少讓普通市民參觀。以前的市政廳在廣場的南邊,用來接待官方客人,它周圍的小商店吸引了許多游客。參議院廣場成為一些重要活動的中心,如12月份的獨立日,在仲冬之夜,當微風拂過廣場,手持蠟燭的學生隊伍會從Hietaniemi公墓行進到這里。
一個月后當地居民再次在這里集合,聽市長發表傳統的新年致辭,并觀看焰火表演;五朔節時也會在此聚會。赫爾辛基大學也經常在這里舉行各種紀念活動。
位于市中心參議院廣場上的赫爾辛基大教堂,及其周圍淡黃色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筑。大教堂前是參議院廣場,東西兩側分別為內閣大樓和赫爾辛基大學,南面不遠處是總統府,最高法院和市政廳所在地。在鋪滿古老石塊的參議院廣場中心,豎立著建于1894年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銅像,以紀念他給予芬蘭充分的自治。廣場位于卡烏帕多利廣場北邊,是一處正方形的美麗廣場。晝長夜短的夏天,廣場常是許多露天音樂會或是其他表演的最佳場地。 議會大廈:芬蘭議會大廈于1931年完工,臺基高大,石柱聳立,雄偉壯觀,由著名建筑師J.S.Siren教授設計。二戰后,議會大廈一直是芬蘭國家政治生活的主要舞臺。議會大廈為紀念芬蘭獨立和民主而建立,整幢建筑高貴、莊嚴、肅穆。大廈正面有14根圓柱,墻體外表是褐紅色花崗巖,入口處墻面貼有綠色大理石,地面和門側也貼有瑞典產大理石。
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