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多植物園
4906views
波爾多植物園不象是一個按照物種來分類的植物園,而更象是一個以分類為主題的花園。
植物園占地只有4.7hm2,用地呈長條形,長600m,寬70m。全園分為水花園、生境走廊、耕作田、植物林蔭道等幾個部分,以此表現生物多樣性、自然資源循環利用以及景觀活力和變化。
靠近加龍河的是水花元,不規則組合的鋼板將水面的一側分割成形狀不一的小水面,里面生長著各種水生植物。水面與不遠處的河流相呼應,并倒映著對岸的歷史建筑,從而與老城形成了某種視覺上的聯系。
水面的另一側形成了淺淺的沙灘,象征著海路交接處。11個島狀的小花園從這里陸續展開,每一個都代表了這個地區的一種典型生態環境,包括土壤、巖石和植物群落。這里就是“生態走廊”。靠近水面的島代表了海洋和陸地交接處的生態環境,隨著離水面越來越遠,他們代表的生態環境也逐漸向陸地過渡。在這些生境島中,不僅典型的植物群落得到在先,而且,地里巖層的構造、土壤的厚度和種類在立面上都被清晰地表達,各種巖石的不同肌理和不同的風化程度,也都得到逼真地再現。
在“耕作林”部分,高粱、小麥、燕麥、水稻、亞麻、油菜等農作物種植在11塊排成6行的小塊田地中,每一塊都帶有自己灌溉用的小型金屬儲水池。每塊田地中的不同農作物的發芽、生長、成熟的變化,是植物園不同季節景觀變化的主體,表達了設計者對鄉村景觀的關注。
“植物林蔭道“實際上是攀援植物區。這些植物的分類并不是按照生物進化系統來的,而是按照它們攀援的方式,并據此設計了各異的攀援架,有許多類似現代雕塑,即使沒有植物的裝飾,也是花園中不錯點綴。
溫室位于植物園遠離加龍河的一端,玻璃溫室于5個混凝土蛋殼狀構筑物一起,容納代表3種不同氣候帶的外來植物以及博物館、辦公室、餐廳等附屬設施。
在園中一隅,還有為周圍居民自娛自種而設立的社區花園。
植物園長600m地圍墻采用了英國風景園中“Ha_Ha”的形式,從園內看,圍墻只有80cm高,而園外一側的壕溝則阻止了夜間可能的翻越者。圍墻本身是獨特的,它利用了法國在1999年暴風雨中被大量擊倒的大樹的樹干搭建,呈現出粗狂而自然的外貌。
波爾多植物園顛覆了人們頭腦中固有的植物園形象,在傳播知識的同時提出了新的設計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