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宮
7499views
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毀于戰火,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經東川、南昌、臨江、瑞川、建昌等五府公議,并由參加公議的五府及九江、南安等共14府捐銀重建。清道光、咸豐及民國年間均作過多次修葺。
萬壽宮是會澤縣規模較大、保存較為完整的會館建筑之一,總占地面積7545.92平方米,建筑面積2594.74平方米。建筑坐北朝南,沿中軸線作縱深布局,為三進兩跨院。建有門樓兼戲臺、正殿、后殿。門樓戲臺為穿斗抬梁混合式歇山頂建筑,前檐開山門,樓層作戲臺,前檐三重,后檐五重,檐下有裝飾性的密集型斗拱挑檐,屋頂前后共32支翼角,如仙鶴展翅凌空,傲游藍天,十分別致。戲臺面闊16米,高13.6米,戲臺除舞臺外,含化裝、候場、樂室等,可供較大型的傳統戲曲演出。戲臺前有廣大平整場地,可容近2000人觀看演出。戲臺頂部藻井天花、梁枋上繪有人物、山水圖畫,柱上雕龍,均工藝精湛,色彩艷麗,裝飾華貴。第二進為中殿,氣勢巍峨。中供許遜神像。許遜,江西南昌人,生于晉朝,相傳為江西道教創始人,亦稱許真君,故中殿亦有真君殿之稱。中殿東西兩側各建偏殿,南側后檐于明代延伸出一亭,亭中置一一龕,供奉韋陀神像。在第二進中殿至第三院后殿間,另辟有東西跨院,東跨院為花園,西跨院建有小戲臺,對稱布局。后殿較中殿稍高,兩旁有宅。萬壽宮建筑布局嚴謹,氣勢宏大,特別是古戲臺,造型別致,外觀秀美,是研究清代會館建筑的寶貴資料。
早8:00~晚18:00
萬壽宮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