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南古道
3745views
大理州永平縣博南古道
?????中國境內的三條絲綢之路(西北的路上絲路、南方的海上絲路和西南方的路上絲路)中,以西南方的路上絲路發展得最早,在公元前四世紀時便已開通。這條絲路在漢代時稱為“蜀——身毒道”,蜀是四川,身毒是印度的古稱,既是指從四川出發,經過云南、緬甸直至印度的商路。 盡管古道難行,古代的商旅卻在千難萬險中打通了這一條民間的貿易商道,利用馬匹、駱駝以至人力,運載著絲綢、布匹、瓷器、鐵器、漆器、茶葉等到印、緬各地,又攜回寶石、珍珠、海貝、琉璃等輾轉販賣。印度佛教境思路沿線傳播,撣(緬甸)人的樂隊和雜技在東漢時傳入洛陽宮廷,也是通過西南絲路上的永昌道與南亞各國進行文化交流的結果。 西南絲路從四川起步,分別走東南面的五赤道和西南面的靈關道,最后匯合于大理,從大理往西,經過漾濞縣城,就進入博南山區。博南是公元1世紀開始沿用的縣名,治所就在今天的永平縣。這條山道是漢武帝于公元前105年前后下令開鑿的(當時稱為博南山道)。古道向西跨過瀾滄江,便進入保山地區。保山是古時的永昌郡、永昌府的治所,也是這一代絲路通過的主要地區,所以“永昌道”便被作為這段古道的名稱了。 站在瀾滄江邊,可見博南山與羅岷山絕壁對峙,旁有蘭津古渡,這是走永昌道的必經之路,渡口附近有兩座橋墩,建有一座中國已發現的最古老的鐵索橋——霽虹橋。相傳那時候每天清早橋亭大門未開時,等候過橋的商旅、人馬以排成五、六里長的隊伍。今天,驛路上還留有深深德馬蹄窩,足以證明那時驛道上馬匹來往頻繁的程度。
全天候
博南古道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