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依仙人洞
4340views
位于寧蒗縣城北42公里處的紅橋鄉黃臘老行政村比依自然村,與瀘沽湖僅一山之隔,同在一條旅游線上。該洞系巖壁上的天然石洞,是一種巖溶(國外叫"喀斯特")地貌。由于石灰巖內含碳酸鈣,容易被含有炭酸性的地表水、地下水溶蝕,而形成石林、峰林、石筍、溶洞、地下河流等地形,這種特殊的地形統稱巖溶地貌。經過千百萬年地下水的運動,可將地底的石灰巖溶蝕成許多大洞,有的曲折深奧,方廣數里。而地表溶解了石灰石的水沿著洞頂裂縫不斷滲透下來,日積月累,形成倒掛洞頂的冰錐狀石鐘乳,挺生洞底的石筍,上下連在二起的石柱,或各種玲瓏別致的石花,比依溶洞就是這樣形成的古巖溶地貌。
比依仙人洞最寬20米,高30米,洞中有洞,洞內有天,分布面積達12平方公里,主洞長近2公里,是一條季節性暗河,洞內又分五個支洞,宛如五層樓房。底層洞壁石鐘乳千姿百態,主要景觀有五百羅漢、八大金剛、天女散花、嫦娥奔月、仙人摘挑,可謂移步生景,幻化無窮。二樓為燒香拜佛之地,有一清泉小池,四周高矮不一的石柱伸手捧著石碗,人們便在碗上放油點燈。三樓石鐘乳奇形怪狀,如玉雕大象、白馬飛奔,又似雄鷹展翅、燕子鉤連,栩栩如生。四樓有如天然樂器,隨意敲擊,回音交響,優美動聽。五樓呈現"峽谷風光',伸首俯望,驚險奇絕,令人嘆為觀止。
進入洞內游玩,猶如進入迷宮一般。主要支洞之一觀音洞長500余米,洞內又分三洞,景物除各種姿態的鐘乳石外,還有相當珍貴的珊瑚石狀結晶體鋪墊于洞內地面,整個洞內石壁上含有反光率很高的結晶物,在微光照射下,景物光芒四射,為省內外其他溶洞所少見。
洞前比依河畔風光秀麗,摩梭村寨風情濃郁。此洞探明不久,有關部門正在規劃建設通往景點的4公里道路,以及洞內步道、扶梯、彩色電燈照明等設施。
比依仙人洞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