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回瀾橋
2569views
風雨橋:風雨橋,又稱涼橋、廊橋,現存有古代建筑的風雨橋20多座,最典型的是回瀾橋和青龍橋。回瀾風雨橋和青龍橋位于油沐鄉的黃沙河上,兩橋相距僅500多米,兩座橋在當地又稱姐妹橋,其中蘊含著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有碑文為證。回瀾橋為三孔石拱橋,青龍橋為單孔石拱橋,兩橋的橋面由橋亭、橋廊和閣樓三部分組成。據《整理青龍亭碑高》載,青龍橋始建于明代,多次裝修,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由石拱、橋亭、閣樓3部分組成。橋長為26.7米,單拱,石砌,寬4.7米,高5米。橋亭由28根圓木柱抬粱構架組成,中聳一樓,樓由圓柱抬粱構架組成,歇山頂,三重飛檐,脊山有泥塑彩畫,閣樓內、外、門窗和壁上也都繪有古典神話故事彩畫。東、南、北三面有門,惟西面無門,北門與橋亭相通,三門門額上分別大書“翠撥群峰”、“山水環之”,“升仙氣象”。橋面兩側有木欄柵,和條木長板,供人小憩和避風雨。回瀾風雨橋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1573--1620年),歷經多次重修,三座石拱、橋亭和閣樓三部組成,全長37.5米,寬4.6米,高4米,每拱跨度6.22米,矢高3.5米。橋面全部用青石板鋪設,橋上建有一亭,亭子由三十六條圓木柱,采用招梁式構架而成,供往來行人憩息、避風雨。據國家《古建園林技術》刊物上稱回瀾風雨橋是集我國北方的石券橋、南方的亭、古遠的閣,以及本地的廊橋四種造型特點于一物的組合體,在全國古建園林中是極其獨特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古橋。
全天
青龍回瀾橋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