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靈泉寺
6535views
柳州靈泉寺在市南馬鞍山與魚峰山之間,靈泉(亦稱小龍潭)畔。始建于唐,后屢毀屢建,至宋代規模始大。宋代王安中有《新殿記》一文,記載靈泉寺擴建情況,文中稱其為“廣右第一”。
現在的靈泉寺為1986年所建,小而簡陋。寺南曾發現唐宋以來的古寺建遺址,柳州市正近遺址處在修建新的大型寺廟。也有人說柳州靈泉寺即唐代大云寺,不知是否屬實。
附宋代丞相王安中《新殿記》:
新殿記 北岳王安中撰并書
元祐三年,始以柳州靈泉寺為十方。崇寧改曰“天寧萬壽禪寺”。
柳治,水北幾五百年,靈泉在水南。立魚山趾,寺蔽于仙弈之腋,唐刺史柳侯記二山水石洞穴、魚鳥草木最詳,寺獨不錄,又不得例大云見于它文。問之父老,昔蓋陋甚。自變律為禪,乃始大作門堂樓殿,欲以冠冕南方,未訖者十一。
建炎初,住持僧覺昕見初寮道人王安中于象郡,且求《記》,即應之曰:“昕嘗從真如慕喆游京師,居法云、慧林、智海諸禪,能仿佛乎?吾將觀焉。”后六年,果至柳。而殿適成。
先是,丞相儀真吳公,登后山,面立魚而笑,有得于華亭離鉤三寸之意。昕為作釣軒山上。安中從公與丞相新安汪公,憑軒俯視殿宇而壯之,以為廣右第一。
嗚呼!佛法出西域而盛于東土,禪學出嶺南而盛于中州。今西域浮圖氏至中國者,無復騰、蘭、達摩之流歟?而嶺南禪者益少,塔廟荒蕪。
柳距京師六千里,獨能于空山野水之間,興此偉杰勝麗之觀,移人心目,忘其去國之遠。撞鐘出迎四方來棲之士,指以千計,是則希有。
夫道法興廢,雖若有數,而愿力之至,為無不成,道豈遠人乎哉!因大書其榜曰:“能仁之殿”,而說偈言:
南山古佛家靈泉,紺殿飛出玻瓈天。雙龍戲珠扶屋椽,上有碧井垂青蓮。
王城梵宮墮目前,祥光夜燭牂牁川。樓鐘橫撞震大千,仙者輟弈鶴駕翩。
石魚立舞雷鼓闐,我來時從兩貂蟬。父老驚嘆相后先,號佛稽首愿力堅。
泰一下趣羲和鞭,往迎兩宮日馭旋。百神呵護敢不虔,盡嶺南此際海壖。
天河洗兵人晏眠,摧伏颶母掃瘴煙,普雨萬國常豐年!
紹興二年四月二十七日住持凈悟大師覺昕刻石。
早8:00~晚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