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龍山
3778views
資中重龍山位于城東北一里處,有明代所建永慶寺等古殿宇及隋、唐刻摩崖造像達160龕、1648尊,大都保存完好。造像旁還有許多自唐以來的名人題記、題詞。永慶寺現(xiàn)有藏品1700余件,包括蘇東坡、黃庭堅等名人的書法碑及袁枚、曾國藩、張大千的書畫。以黃庭堅的《幽蘭賦》碑最為名貴,是稀世珍品。
永慶寺在重龍山頂南側(cè),始建年代不詳,明洪武時重修,嘉慶三十八年(1559年)又加以培修。永慶寺殿宇崇弘,房舍羅列。站立寺前遠眺,城市景色歷歷在目。正如明按察使楊舜原詩云:“萬丈青山插太空,樓臺妝點梵王宮,昴霄鴛嶺倘徉處,如帶珠匯指顧中?!比鐚嵉孛枥L了它的綺麗風光。
寺前有石牌坊,上為“重龍古跡”,兩旁有聯(lián)曰:“雙鶴橫江,緬仙吏遺蹤,百尺樓頭尋鶴架;重龍繞郭,踵名賢舊址,三臺渡口望龍門?!迸品槐趁嫔蠒拔魇衩麆x”。兩旁有聯(lián)曰:“倚漢凌云,洵是西方法界;聞掬水,分明勝地曹溪?!?
牌坊后是“文命誕敷”牌樓,其后是永慶寺天王殿,殿后有重檐八角亭樓。傳為宋代修的“來鶴亭”,亭后建有普陀殿。殿后有大旱不竭的“天池”。天池后是大雄寶殿,右側(cè)有月池。
北巖石刻在重龍山北坡?!吨袊麆俎o典》亦載:“資中東、西、南、北四巖皆有石刻,而以北巖雕刻最美。”摩崖造像分布在君子泉和古北巖上端兩處巖壁間,共一百六十龕,一千六百四十八尊。北巖巖壁間有君子泉,壁間有蘇東坡書寫的瀟灑有力的“喚魚池”三個大字。
與北巖對應(yīng)的有城西的御河溝石刻。城東羅漢洞的東巖石刻也頗具聲名。其中東巖“釋迦拈花講法圖”為全國僅有。唐代自湖南浯溪翻刻的顏魯公書《大唐中興頌》是顏魯公平生第一書法。浯溪原刻已毀,四川僅存劍閣和資中兩處。
7:00-1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