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佛山
3756views
真佛山風景名勝區位于達縣城南30余公里的七里峽山脈中段的福善鄉境內,海拔910米,全山面積約3000余畝,是一座遠近聞名的佛教勝地。據縣志記載,清乾隆年間,農民蔣德化一面修行悟道,一面行醫種藥,人稱“蔣善人”、“蔣**”,自建“德化寺”。后綏定府知府孫某前往求嗣偶得,深信其靈,贊他“乃真佛也”,下令擴建寺廟,并親書“真佛山”鐫刻于寺門,由此而名。 真佛山山勢陡峭,從山腳至山門,松柏密繞,翹檐朱梁,有千步石階直伸山頂,猶如半空垂下的云梯,兩旁香樟夾道,越向上蒼松古柏景越深。 真佛山寺廟建筑約15000平方米,占地400余畝。整個寺廟依山取勢,幾座殿堂錯落有致地分布于山腰、山頂之間,寺周古樹蒼柏相擁,林木蔥籠,鳥語蟲鳴,使人有“萬籟此皆寂,唯聞鐘磬聲”之感。寺廟由“玉皇殿”、“天子殿”、“金剛殿”、“大雄寶殿”組成。其中大雄寶殿為主殿,殿內直立兩座18層寶塔,高30米,半身藏于寺內,半身破頂而出,自殿外望去猶如破土春筍,生機勃勃。主殿兩側的鐘鼓樓高約20米,共4層,層層各具特色,分別置大鼓和鐵鐘。寺內楹聯、字畫、壁雕、歷代僧墓群和佛教經典非常豐富。每年農歷六月十九日是真佛山的傳統廟會。 真佛山景區除寺廟外,還有青松蔥郁、云海浩瀚的云華山,蔣善人出身地“一佛寺”,拔地而起高聳入云的雙石塔,白蓮教起義的凌云寨,胭脂湖奇特怪異的石筍。整個景區集山、林、水、洞、廟于一體,奇、險、幽、峻應有盡有。真佛山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在真武山游覽不但能聽到優美的傳說,還可以領略到山林的峻美與奇險,如果能趕上傳統廟會,那更是不虛此行 真佛山風景區地處七里峽山脈中段,位于達縣福善鄉、大風鄉、東興鄉、大埡鄉、景市鎮境內,原為關帝廟,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后仿佛寺改建,寺名“德化寺”,清道光六年(1825年)擴建后更名為真佛山。寺廟群依山取勢,分前、中、后三殿,互不相連,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廟門彩壁雕檐,金碧輝煌,掩映于蒼松翠柏之中。幅員面積37平方公里,1984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審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距縣城30余公里,由原國防部部長張愛萍將軍題寫景名。 真佛山相傳是如來佛祖下凡投胎化為孝子,取名蔣德化,自幼以孝善為本,曾五次割股療親和救治當地百姓,后落發為僧,在此自立佛堂,修建廟宇,取名“德化寺”,從此揚名千里,香火日益鼎盛。風景區主要由德化寺、玉佛寺、金剛寺、凌云寨等人文景觀,以及胭脂湖、三仙石、海螺洞、蓮花庵、云華山、刀脊梁等自然景觀構成。與德化寺遙遙相對的一佛寺雙塔,造形別致,工藝精湛,塔高21層,可謂全國之最。古廟、石塔、林海、秀峰、溶洞、湖水渾然一體,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和淳樸深厚的民情風俗內涵。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