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頤墓闕
2935views
雅安漢闕博物館所在地。在雅安市雨城區姚橋鎮漢碑村。東漢益州太守高頤及其弟高實的墓闕,是全國現存地面保存最完整、最精美的石闕,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漢建安十四年(209年)建造。兩闕相距13.6米,闕間有高君宋碑及巨型石辟邪。兩闕北壁皆有陰刻隸書銘文,東闕為“漢故益州太守武陰令上計史舉孝廉諸部從事高君字貫方”,西闕為“漢故益州太守陰平督尉武陽令北府丞舉孝廉高君字貫光”。現東闕的主闕斗拱層以上部分和子闕被毀,西闕的主闕和子闕保存完整。西闕主闕高約6沒米,子闕高3.39米。為重檐五脊式仿木結構建筑,用多塊紅色長條石英砂巖堆砌而成。轉角斗拱各雕一角獸,界石南、北各雕一饕餮,頂層四周刻貴胄出游、車蓋弛馬、宴飲行樂等貴族生活場景及張良椎秦皇、高祖斬蛇、季桂掛劍、師曠鼓琴等歷史故事,中層刻九尾狐、三足馬、龍虎、朱雀等,惟妙惟肖。是研究漢代建筑藝術、造型藝術、地震史的珍貴文物。 高頤闕,主闕13層,高約6米,寬1.6米,厚0.9米;子闕7層,高3.39米,寬1.3米,厚0.5米。闕用紅砂石英巖石疊砌,闕頂仿漢代木結構建筑,有角柱、枋斗;;闕身有三車導從,車前伍伯、騎吹、騎吏等馬車出行圖。其上為五層,第一層南北兩面各浮雕一饕、餮,轉角大斗下均雕一角神;第二層浮雕內容有“張良椎秦皇”、“高祖斬蛇”、 “師曠鼓琴”等歷史故事以及神話故事傳說中的九尾狐、三足鳥等;第三層內為人獸相斗的圖案;第四層向外傾斜,浮雕有“天馬”、“龍”、“虎”等;第五層四面雕成枋頭24個,并刻有隸書銘文“漢故益州太守陰平都尉武陽令北府丞舉孝廉高君字貫口(方),正中脊部刻一鯤鵬。
全天
高頤墓闕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