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來泉堡
3927views
從嘉峪關(guān)市文殊大隊附近出文殊出口,向南約十五公里,即是卯來泉堡。土城修在關(guān)東南四十七公里的文殊山的南山半山,在討賴河支流北大河南岸三十五公里余。現(xiàn)是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祁文公社堡子灘生產(chǎn)隊。
據(jù)《重修肅州新志》記載:卯來泉堡建于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設(shè)在半山土城,周圍一百四十丈,西南靠山險,……山后系由走要路。”卯來泉堡堡址選在非常險要之處。祁連山脈文殊山東北面,是波濤洶涌的北大河。
城堡建于兩山之間的廣闊草原的南頭山坡上。出文殊山口,向東南方向隱約可見山坡上有一土城,但再往前走五公里余,土城又被北面的小山擋住了視線,直到城根才能看見,而南山只有行走小路,所有山口均難通過大量人馬。這里誠然是深藏固閉,險峻天成,為嘉峪關(guān)西北面的一個重要軍事防地,和嘉峪關(guān)共守河西,防守更加嚴密。
卯來泉堡東南半公里處,有一股約一分流量的清澈泉水從南山坡流下,經(jīng)久不息,灌溉著附近的良田。泉邊有一個天然的牧場,水草豐盛,牛羊成群。當(dāng)年選此地建堡,屯兵駐扎,既可把守長城西端,又可屯田耕牧,供應(yīng)附近駐守官軍糧草,真是一個好地方。
卯來泉堡為黃土夯筑而成,保存基本完整。堡子遺址四周城墻基本完整,缺口很小。
城墻殘高仍有10.9米,個別地方4.55米;墻上頂厚4.1米,底厚5.8米。上有宇墻,高約1.2米,厚約30厘米。正門向東開,門頂顯然有一門樓,樓基清楚可見。門內(nèi)東側(cè)有一斜坡馬道,直登東樓,馬道殘寬3米,高6.8米,長14.5米。東門接連甕城,門向南開,甕城南墻19.8米,東城墻23.4米,墻殘高8.6米,殘墻頂厚3.4米,底厚5.6米。夯土層20厘米。夯土墻上遍插直徑8——10厘米的圓木樁。以甕城東墻為例,橫排每層十六樁,共五層,層距1——1.3米,排列不甚規(guī)則。城堡四角均有角臺,先年似有角樓,現(xiàn)在西墻兩座角臺還清楚可見。在城堡四周,有城溝寬6、深3、距城10——20米。
卯來泉堡傍山近水,地勢險要,給養(yǎng)供應(yīng)充足,為關(guān)左側(cè)之重要口子,素來駐兵設(shè)防。
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