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慶寺塔
4789views
寶慶寺塔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西安市大南門內書院門街口北側。寺、塔初建于隋文帝仁壽年間(601~604),明景泰年間(1450~1457)重建于今址。殿宇早已無存,惟塔猶在。塔為六角七層,高23米,一層檐下有龍 鳳雕飾,三、四、六層磚龕內嵌有北朝和隋唐石造像,二層每面鑲有武則天長安三年(703)白石造像,寶相壯嚴,精美無比。
寶慶寺塔在西安市南門內書院街北側。據《咸寧縣志》、《關中勝跡圖志》載“隋文帝仁壽初年于大興城安仁坊內建寶慶寺,五代初年遷塔于寺內。塔始建于唐太 和、開成年間,以五色磚筑成。后寺毀塔存。明清屢經重修。現存寶慶寺磚塔是明景泰二年重建。為六角七層密檐式磚塔,通高23米。一層塔檐下裝飾有二龍戲珠、鳳戲牡丹、瑞鶴祥云、纏枝牡丹等磚雕圖案和一斗三升斗拱;第二層塔檐下裝飾有一斗三升斗拱、如意云頭和麒麟磚雕塑。塔身第二、三層的六個面和第六層正東面佛龕內鑲嵌著北魏、隋、唐時期的石刻造像13塊。塔東側立有明景泰二年《重修寶慶寺記》石碑一通。坐北朝南,分臺基、塔身、塔剎三大部分。塔朝南辟一近似火焰的塔門,正面額上刻有“古塔重興”四個大字,東西兩面均刻有“阿彌陀佛”四字。寶慶寺塔塔門兩側鐫有楹聯一副,上聯是“造塔功德愿眾生”,下聯為“發菩提心同成佛道”。塔室似圓形井壁,上小下寬。底部直徑2.14米,頂部直徑1.65米,壁高3.75米,下部設有0.74米高的須彌座。須彌座正中束腰處有修塔題記:“澄覺精舍記”字樣,為考證建造年代提供了線索,左側刻有“吳門石匠吳德謙昆仲造”,右側刻“院道者志園同共斡緣”,上梟部飾有“惹草如意頭飾”。須彌座上環筑十層武康石塊,并刻滿一排排浮雕小佛像。
?
西安屬于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春季氣候多變,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雨水較多,冬季則顯干冷缺少雨雪。全年平均氣溫13度。4月到5月,9月到10月是來西安旅游的最佳時段。
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