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鄉市博物館
6003views
湘鄉市博物館設在湘鄉市云門寺內,湖南省目前唯一的縣級博物館。該館建于1959年,1964年郭沫若題寫了館名,云門古寺紅墻青瓦,幽然古風。
湘鄉市博物館是在原縣文物工作隊的基礎上,于1959年正式建立的。先后收集和發掘了不少珍貴文物。1958年前后,博物館配合各種興建工作,在城東北8&127;華里的牛形山發掘古墓166座,在城西南五華里的可心亭發掘古墓24座,&127;清理出春秋、戰國、西漢以及唐宋等各個時期的不少銅器、鐵器、陶器、木器和玉石器等隨葬品。1980年,根據群眾提供的線索,他們協同省博物館在城西北70華里的龍潭附近發掘了岱子坪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發掘面積300平方米,清理墓葬97座,?發掘整個遣址面積約1萬立方米,文化層厚達1至2米,在文化層和幕葬中,?清理出人工磨制的石斧、石、石鏟、石鑿、石鏃以及陶制的鬹、豆、杯、壺、罐、盆、碗、盂、小釜等原始的生產生活用具,為研究本地的歷史,積集了大量的實物資料。
目前,湘鄉市博物館藏有各種歷史文物5千余件。這些文物中,?有原始社會的石器、陶器,奴隸社會品種繁多的青銅器,封建社會早期的鐵器、精美的銅器、艷麗的漆器、精工琢制的玉石、琉璃、瑪瑙,以及明清時期的字畫等珍品。戰國時期的銅方壺,橫看呈方,豎看呈圓,通高27厘米,腹大17厘米,上鋪首銜環一對,全身飾萬字變形金銀錯紋,紋嵌綠松石,鋪首呈獸面,獸口銜環,形態生動逼真;戰國時期琢制的玉匜,呈乳白色,有流有柄,柄狀龍形,雙目突出,觸角高聳,神態兇狂;明代制作的青花石榴瓷水盂,形如石榴,造型巧妙,全身飾青花圖案,上有12個鏤空圓孔,宛如一顆成熟的石榴,果實綻露欲出;還有清代的玉荷葉,全長47厘米,寬22厘米,上雕鶴啄螃蟹,通體晶瑩翠綠,令人贊賞不已;唐人的抄經,字跡蒼勁雄健;清代晚期畫家陳思曾的彩繪蔬菜瓜果圖和當代畫師齊白石早期的水墨山水,揮灑凌云,氣勢磅礴。這些都是難得的文物珍品。4千多年前, 這里就已經建立了部落或“村莊”,成為古代“早期文化”的故土之一。湘鄉出土的早期文物中,有的明顯含有古苗蠻和越族文化的特點,后來才逐步被古中原文化風格所代替。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