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書院
3532views
浯溪書院是吉首民族師范的前身,位于峒河北岸的鰲魚峰之巔。這里環境優美,自古為湘西文化中心、山鄉民族教師的搖籃。清人陳孜有詩《浯溪書院晚眺》贊曰:
高館呤聲靜,清風引興徐。
山將人比瘦,心比谷同虛。
野燒寒云缺,村春石照疏。
林前應更好,瞑色襲衣裾。
書院建于明代,明代苗族著名宿儒吳鶴先生曾在這里興學研文,至清代,書院曾一度興盛過。到本世紀三十年代,即1936年前,湘西苗族人民舉行“革命抗日運動”,書院便成了一所師范學校。歷史上,吉首人才輩出,桃李滿天下,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就是該校的學生。
書院門前有用青、灰、紫、紅各色條石砌成的石級參天,怪石羅列。書院為紅漆大門,琉璃瓦下嵌著花窗。院內為一組殿堂式古建筑群,中間為正堂,兩側是書屋廂房。左側圓門上方題有“鶴公祠”三個字,即內屋為明儒吳鶴先生居室,居室前有兩棵巨大的古桂花樹。右側圓門上方題曰“鰲魚池”三字,門內為一方坪,坪中有一水池,池中有一天然巨石沒于水中,形如巨大鰲魚,每當水波動蕩,石鰲則活靈活現,堪稱奇觀。鰲魚池旁還有一棵奇干怪枝的古樹,樹高五六丈,樹圍幾尺粗,樹干上纏繞著碗口粗的古藤,古藤如巨龍直攀樹頂,游人見狀,無不驚奇。
書院四周均有紅墻圍砌,院內栽有16棵古桂花樹,每年時至金秋,丹桂吐芳,香飄峒河兩岸,沁人心脾,全城居民皆濃鼻福。因而浯溪書院的桂花飄香素享盛名,成為鎮溪一絕。
?
8:00—17:30
浯溪書院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