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溪
5570views
宋溪及其附近的宋跡位于海豐縣可塘鎮與陶河鎮的交界處的宋溪頭村,它被這里的群眾稱為直渠溪。
宋溪長2里許,深4米許,溪面寬8米,兩邊河床各20米。據《海豐縣志續編》的《古跡》一節中有這樣的記載:“東南十里為和豐嚳,一望沃野,水道不通,宋舟至此,鑿而通之。由廣販鹽諸舶往往聚此。”海豐境內的赤岸河,流至陶河鎮的大小嶼村的東面東折,其下游稱為東溪;赤岸河的另一支流向西拐彎,稱之為西溪。東西兩溪相距最近約2公里。宋末,端宗兵敗南逃,所渡兵船從陸豐縣甲子鎮隨東溪往西溪至此,見水路不通,便鑿通連接東西兩溪。使兵船由東溪開往西溪而到達麗江浦。后人便把宋軍開鑿之溪叫為宋溪。這個村莊也因此而稱為宋溪頭村。
宋溪周圍還有很多的宋跡。宋溪頭村西郊200米處的“宋王山”是一個圓形的小山包。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宋端宗南逃到此,曾駐扎于這小山上,后人稱之為“宋王山”。相傳當地百姓曾用在東溪捕撈的“白仔魚”煮湯敬奉宋端宗佐餐,當時適逢白仔魚的鮮肥季節,魚湯泛起一層金色的油珠,鮮甜可口,宋端宗連聲夸獎說:“此真乃玉飯佐金湯!”。在宋溪東邊5里還有“宋師嶺”。當年宋軍在該嶺筑土為階以通兵,由此得名,其嶺長500多米,原路面寬僅2米,解放后加寬至4米,并掘高填低,現路面較平坦。“圣井”和“御宴潭”位于海豐縣附城鄉新南鄉的小金籠山(也叫鹿境山)的南坡。當年,宋端宗雖兵敗至此,而率兵勤王的文天祥卻克復潮陽、惠州等地,宋端宗聞捷,即在這南坡的“魚鷹潭”設御宴,集群臣喜賀,以激勵將士,振奮軍心。當時,他們在這里取甘泉飲用,后人稱這甘泉為“圣井”,稱“魚鷹潭”為“御宴潭”。石碑上還刻有“圣井右跡”四個大字。
8 :00—17:30
宋溪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