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紀念館
3392views
劉傳,廣東佛山石灣人,一九一六年出生。劉傳祖輩業陶,十二歲開始學藝窺師,他努力繼承前輩藝人潘玉書等名家的傳統特色,同時認真觀察生活,提煉典型。他一生塑造的眾多生動傳神的藝術形象和“宜起不宜止,宜藏不宜露”等創作理論,都是石灣陶藝史上的經典之作,被公認為承前啟后的一代宗師。為紀念這位二十世紀石灣最杰出的大師,石灣美術陶瓷廠斥資二百多萬元,興建了劉傳紀念館。劉傳紀念館建筑面積為350平方米,莊嚴典雅的外墻,獨具匠心的天井,古色古香的展廳,配以玲瓏剔透、清新秀麗的仿磚雕,使現代陳設意念和石灣傳統民居特色融為一體,具有濃郁嶺南風情。?
劉傳紀念館館內的展覽分六個部分。第一部分展示了石灣陶藝從石器晚期至今的發展概況;第二、三、四部分介紹了????
劉傳大師藝術生涯的三個階段;第五部分概括了劉傳大師的理論精髓;第六部分介紹了劉傳大師的社會活動。劉傳紀念館館內共展出照片118張,實物134件(套),包括了泥人張與劉傳交流創作經驗的照片、**總書記觀賞石灣公仔的照片、5000年前的陶片、漢唐明清器皿及劉傳工作室等彌足珍貴的資料,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和學術價值。?
劉傳是石灣陶藝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是佛山人的驕傲。劉傳紀念館的建立,進一步推動石灣陶藝的學術研究和藝術創作的發展繁榮,為加速佛山歷史文化名城的建設作出積極的貢獻。?
石灣陶塑藝術,是中國乃至世界陶瓷藝術的奇葩,而說到石灣陶藝就不能不提劉傳———一位帶領石灣傳統陶藝從民間工藝登上藝術殿堂的承前啟后的宗師級人物。?
劉傳年幼時是一名貧寒的童工,早年在古玩店接觸到民國著名陶塑家潘玉書等民間藝人,他通過窺師習藝奮發努力,到青年時期就已成為享譽海內外的陶藝家,其作品《鐵拐李》在英國倫敦博覽會獲得好評。 1951年,劉傳受當時廣州市長朱光委托,與高永堅、尹積昌等藝術家一起創辦廣州人民美術社雕塑工場(石灣美術陶瓷廠前身),創作了《屈原》、《關漢卿》、《海瑞》等代表作,以其陶藝創作和制陶技術的豐富經驗,為建國初期石灣陶藝的復興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改革開放后,《鐘馗捉鬼》、《布袋山人》等作品標志其藝術風格的成熟。 劉傳對石灣陶藝事業的一大貢獻在于他超越了歷代民間藝人重實踐輕理論的局限,在20世紀60年代歸納出富有創見的陶藝理論,提出“奇而不怪,丑而不陋”、藝術夸張“四個服從”等美學原則。1961年他在中央美術學院的講學及后來發表的《論傳神》等論文是石灣陶藝歷史上里程碑式的經典之作,對石灣陶藝的創作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79年,劉傳被國家授予“工藝美術家”稱號。 劉傳不但創出一套藝術理論,還毫不吝惜地傳藝授徒,積極推動石灣陶藝發展。他親自傳藝的高徒莊稼、劉澤棉、廖洪標都成為了新中國第一代陶藝大師。
8:0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