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封寺
5841views
華封寺,華封仙榻、華封仙巖,是萬州八景之首。位于東山嶺“仙舟系纜”景區之上。傳說此處為遠古神仙下榻之地。據載:唐代僧人雷真海已在此辟填充修道,稱華封寺。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開始成為天然洞穴廟宇。歷代香煙不絕,來人日盛。
巖洞天成,洞頂由一天然寬平的巨石復蓋,洞壁三面恰好也是三塊天然巨石堆疊而成,壁墻平滑如抹,連拐角也接合得天衣無縫,每塊巨石重數百噸,是何方神圣有此力量移動堆疊呢?
洞門巨石上鑿刻有“天造地設”和“洞中有天,天中有洞;山外無景,景外無山”對聯。洞中供奉著觀音塑像,后成為靈修和尚的誦經處。附近還有明崇禎六年(公元1632年)僧人心空、心覺建的“凈土寺”和“東來佛教千年盛,靈護邦家萬民安”的“東靈寺”,均為東山嶺佛教道場。
巖洞內廳高、寬各 4.4 米 ,長8米,又稱“東山石室”。進入華封巖洞,猶如進入宏偉的仙山佛國,那一尊尊臉面慈悲、赤髭碧眼的佛像,那青煙繚繞、燭火通明的神龕蓮臺,絡繹不絕來自四海的香客、善男信女,無不呈獻出佛場波羅密多的氤氳圣潔!值得一提的是,華封巖不僅以其佛場法事和景觀著稱,而更有欣賞價值的是洞壁上的雋詠優美的詩話和各種書法摩勒鐫刻,隸、楷、草、行各種字體,有的古樸蒼勁,有的清秀飄逸,可謂鐵劃銀鉤,古趣盎然,美不勝收!“華封巖”三個大字是宋朝宣和四年的石刻,也是東山嶺最古的石刻。
傳說在華封巖住著太上老君,每年都采集東山嶺的靈芝瑤草到金雞石旁的七曲洞泉即七峽巢云,架“丹灶”煉仙丹,煉就七七四十九天,終日爐煙裊裊。一年天大旱,禾苗干枯,百姓燒香求雨的震天哭聲驚動了老仙公,便施法術引仙泉瀉淋灣于潮音寺東邊繁花似錦的蓬萊香窟,把清冽泉水儲存到海眼流丹仙鍋里,水滿溢出,從儒巾狀的兩塊疊石處流向嶺下農田成冠蓋飛霞,莊稼得到灌溉,被拯救的百姓常年到嶺上燒香感恩。
8:00—18:00
華封寺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