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精舍位於九龍荔枝角九華新村的半山腰。這里交通極為方便,由美孚地鐵站出步行僅十分鐘。環境恬靜,上有峻嶺,下臨溪流,四周花木垂蔭,幽雅恬靜,是以外出應世,隱居潛修,莫不適宜。實為一近郊蘭若,清涼勝境。精舍在1959年,由倓虛大師命弟子樂渡法師在現址興建。其時倓公只想能為其師諦閑法師立一紀念堂,永志師恩,而且也作為自己及眾弟子清修念佛之所。初建造時,經濟困呃,諸事阻滯,事不易為。但樂渡法師絕不沮喪,摒棄所有私事,務求達成目的。於是外出獨居斗室,一面興工埋頭苦干,一面農耕自用及販售:并向各方募集經費。經兩年的奔走辛勞,至1961年始告落成。
精舍臨山澗清溪,沿山而建。登園林式的拱門梯級可直抵山門。山門上刻華嚴經偈“見佛自在生歡喜,發心回向趣菩提”。過山門後是花木扶疏的園地,此處是精舍常年法會,聚眾共修的地方。精舍為平房建筑,共分兩室,一為佛殿,一為諦閑大師紀念堂,共二千多尺。
大殿門額,上懸一橫匾“諦閑大師紀念堂”,為岑學呂居士所題。兩旁對聯:“諦老弘經南北諸山稱泰斗,倓公宣講法化一部紹臺宗”。諦老,即諦閑大師,天臺教觀第四十三世祖,佛理精湛,堪稱泰斗;倓公,即倓虛大師,他博通三藏,尤精研法華經。兩師皆為近代天臺宗的佛門龍象。紀念堂內供奉三寶佛像,法相莊嚴。墻上四壁,皆為經偈、佛畫。另一幢為佛殿,內供奉觀音大士,室內簡潔明亮,雅致清幽。
此舍初創時由倓虛老和尚任住持,其後樂渡法師、寶燈法師、性空法師、誠詳法師等先後負責。由於天臺精舍位於市區邊緣,交通便利,現任住持暢懷法師乃不惜心力,大擂法鼓,大開法筵,常年長期在精舍舉辦各種**班、講經活動以及每月的法會等等。精舍亦是香港佛教青年協會的活動場地之一,據知,所主辦之大型的弘法活動,往往聚眾近千。因此,暢懷法師正計劃協同佛教青年協會之力,在青山重建荷石精舍的大雄寶殿,以廣容信眾,并方便舉辦如八關齋戒等大型活動。
景區票價:
免費
九龍荔枝角九華新村
景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