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明苑
3166views
沙田排頭坑,大小不同的寺院、精舍星羅棋布,其中“普明苑”是一家創建於1938年的弘法道場。開山住持是披剃於寶蓮禪寺筏可大和尚的品修法師,現任住持則是其弟子德儀法師。
早於1938年,品修法師以當時港元一仙一尺買下沙田此地。親自開山辟地,運水搬泥,建立道場以安僧護法,弘揚三寶,傳持正法。後逢戰亂,生活異常艱苦。品修法師植種蔬果,并步行至油麻地賣菜賣柴維生。省儉所得,俱施予貧苦之眾。至1944年,品修法師於南華寺受具足戒於復仁老和尚。
品修法師建苑之初,該苑只得大雄寶殿之樓房,樓外俱為菜地。法師與弟子則居於佛殿兩側的房間。 1955年至1965年間,該苑曾恭請筏可大和尚於苑內講地藏經,繼航法師講彌陀經,慧廣法師講法華經,源慧法師講楞嚴經等。每座經為期達一個月或三個月之久,當時聞法者眾,亦有遠方而來之緇素住宿苑內,共沾法益。
品修法師於1980年往生,世壽八十歲。前後度化五位出家弟子,包括現任住持德儀法師。德儀法師秉承著品修法師辦苑宗旨,以弘法、安僧、紹隆三寶為任。苑內大雄寶殿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及西方三圣。韋馱殿、伽藍殿分別置於寶殿內外。1984年起,更將寶殿樓房外之菜地辟為大悲樓,作為女眾宿舍;又將山門前的菜地建成掛單男眾宿舍;寶殿下則設講經堂,供僧眾聽經間法研討之用。每逢假日亦講經說法,出席者眾。
昔日之柴房今已辟作般若堂,供逢周六兒童讀經班之用。兒童讀經每課兩小時,三至十三歲小孩分為不同組別。教授三字經、孝經、四書、千家詩等古文,藉以培育小孩讀書興趣,增強記誦能力,并啟導孩子的性善的品德,從而讓他們認識中國文化。讀經班參予人數踴躍,達百余人之多。
普明苑現時除每月辦共修法會外,還常邀請高僧到苑弘法。1991年起,臺灣福智寺的日常法師常到此弘法,各方寺僧信眾來聽法者亦不少。1993年更成立香港菩提道次第廣論流通中心,興辦廣論研討班,提倡解行并進,故經常舉行共修法會與八關齊戒、供燈、放生、探訪老人院等活動。
早8:00~晚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