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寺
3388views
鳳凰山腳下,有一雄偉寺院,名為羅漢寺。該處原本只是一塊天然巖石,名為羅漢巖。1926年來自粵西的暢緣法師在此加筑上蓋,遂成今天寺內的羅漢洞。暢緣法師在巖洞苦行躬耕四十余年。 1965年冬,以李耀庭、潘智開等廿余人來此結念佛七,李氏首發大愿興建佛寺,同眾贊成,定名羅漢寺,惜工程未竟,李氏逝世,其二子承其志續完成殿宇樓臺。1971年羅漢寺落成開光,覺光法師升座為首任住持。大雄寶殿內有碑記詳述經過。其後懸智法師亦接任過住持。在大德的推動下,羅漢寺一直維持正信清修,廣作利生弘法之事。
羅漢寺的主體建筑是大雄寶殿,高13米,占地130平方公尺。殿內燈、花,幢、旛,羅列莊嚴。中央供奉三尊巨型金身大佛像,左右各懸鐘鼓;佛像後是觀音像,像旁有一座三尺高大型簽筒,筒內的簽比普通簽要長,求得簽後即可按簽號在簽筒各小抽屜找出簽文。
大雄寶殿的右側是明心堂,有李耀庭居士的遺像,殿的左邊是客堂,樓上是藏經樓,樓下是功德堂。客堂再過上方有一建筑物,為地藏王殿,內放置靈龕,李氏的骨灰置放正中。這位發心建寺人受到很大的尊重。
大雄寶殿之下為五觀堂和香積廚,是可容四十桌齋筵的大齋堂。每逢假日,到來進香或路過的游人,均多在此茹素。香積廚側是開山大師暢緣和尚昔日修行之處——羅漢洞,洞內供奉十八羅漢。而洞口不遠處有一天然山泉,名為羅漢泉,據說泉水清洌味甘,用以泡茶,尤具特色。
羅漢寺目前為女眾道場,現任住持演慈法師(比丘尼),於1993年接任。她同時兼任香港佛教聯合會的常務董事及愍生法師紀念基金會的主持。羅漢寺平日為清修道場,全年法會的舉辦,包括新春祈福、供天及觀音誕等數次。目前東涌市鎮日漸發展,人口增多,羅漢寺位處市鎮邊陲,交通方便,卻仍保持其離塵清靜、超塵脫俗的叢林本色。每逢周日在寺內舉辦念佛會及“佛法與生活自由談”等弘法活動,參加人數達三數十人。此外,愍生基金會的部份活動,亦借此靜室及寬廣庭園以辦千人涌經法會、精進念佛營、八關齋戒會及青年人參與的“佛教生活營”,引渡青年信眾念佛及進行“生活與佛教”的座談等等。這些活動均能使都市人洗滌塵勞,凈化身心。
早8:00~晚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