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古鎮
3981views
青磚琉瓦,雕梁畫棟,有進有廳,氣派非凡——明清時代中原地區屢見的豪華民宅如今已成稀世珍寶。然而,有一個地方依然存留了近200棟——它便是邵武千年文化古鎮和平。和平,雖為閩北邊陲的山區小鎮,卻有著千余年悠久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國家旅游資源評定課題組負責人、福建師大旅游系主任袁書琪教授評價和平古鎮是:“一處全國罕見的城堡式大村鎮”。當今中國古建筑學泰斗、清華大學教授陳志華和省建筑設計院院長、總設計師黃漢民以及省建委高級工程師林萌新等專家學者都不約而同地評價:“和平鎮保留如此完整的古街區,全國少見,堪稱‘福建第一街’”。
和平鎮地處閩西北,面積192平方公里,建置始于唐朝,是福建省歷史最悠久的古鎮之一。是一處全國罕見的城堡式大村鎮,其眾多古建筑是中國迄今保留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是國家級的旅游資源。
和平鎮民俗文化遺存豐富,許多民俗活動相當奇特,很有觀賞價值,如被稱為活化石的儺舞,獨特的龍燈——燭橋;和平還有“三絕”—擺果臺、觀星茶、游漿豆腐,都很能吸引游客。
這里有近200間青磚琉瓦、雕梁畫棟、氣派非凡的明清時代豪華民宅,一條長達半公里的青石板土街和數10條卵石鋪砌的古巷道;這里的和平書院曾培育出133位進士,還有黃氏峭公墓、聚奎塔、光源寺以及20余處人類生活遺址。
和平古鎮保留了完整的古街巷。城堡內有兩條分別連接東西城門和南北城門的街,街道兩側縱橫交錯的大小巷道都是中間鋪青石板,兩邊鋪河卵石,有的全部鋪河卵石。貫穿古和平古鎮古街巷鎮南北的舊市街,被譽為“福建第一街”。古街全長600余米,寬6-8米,街中心全以青石板鋪筑,因北高南低的地形關系,街道隨形就勢形成“九曲十三彎”,宛如一條騰空欲飛的青龍。古街兩旁分布著近百條縱橫交錯呈網狀的古建卵石巷道,或長或短,或寬或窄,高墻窄巷,古樸幽遠。古民居鱗次櫛比,既有中原古風,又具地方特色,堪稱古民居的瑰寶。東門街兩旁老房子擠擠挨挨,多為磚木結構。街面鋪設石板,塊塊光滑,雨后更是光潔如鏡,如詩如畫。街面每隔100米就有一個用條石鋪成,狀似棋盤的圖案,當地人稱其為棋盤石。
走進和平鎮,你還為其至今保留的傳統文化、古樸民俗以及豐盛特產所嘆服。“和平書院”的一脈書香仍氤氳在鄉民的衣袖間,民間尊師重教樂學之風浸潤著莘莘學子。原始儺舞、婚慶民俗、稻田養魚、田埂種豆,聽導游介紹古老的民俗風情不失為一種享受。而農家水酒、和平鯉魚、和平豆腐、和平米粉、觀音茶等,則讓游人體味千年古鎮的閑適與溫情。
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