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檗山
3329views
黃檗山,原名鷲峰,在黃崗鄉黃檗村。是我國佛教禪宗五家之一的臨濟宗的祖庭。山高林密,層巒疊嶂,飛瀑鳴泉,極稱幽靜。山中古跡主要有古寺、塔林、虎跑泉、龜石、飛瀑等。
?
運祖塔 即希運墓塔。唐大中十一年(587),希運圓寂,唐宣宗授以“斷際禪師”封號,葬于黃檗山塔前村基山上。塔高3.1米,寬1.2米。塔形為寶瓶式,塔座為須彌座,束腰肥鼓,上枵四角翹起,塔身上粗下細,遍刻垂幔。正面刻塔門。塔剎六角,高頂華蓋。有覆缽、仰蓮、寶珠3層。塔周圍有石砌羅圍,羅圍前有石臺、石柱、石階、石臺正中刻“斷際運祖塔”。羅圍后部正中嵌石碑。上刻“開山始祖希運謚斷際禪師之塔”。
?
皇叔塔 在希運墓塔以東40米處。皇叔即李忱,是唐憲宗第13子,曾在黃檗寺隨希運學佛。李忱逝世后,黃檗寺僧建此衣缽塔為紀念。塔為花崗石雕琢疊砌,平面為四方形,底座為雙層須彌座,下束腰。每方各刻四佛像。塔身為寶瓶狀。
佛智禪師塔 在運祖塔與皇叔塔之間的山丘上。塔身遍飾甌燈,塔蓋鐫五龍頭,有巨大石亭覆蓋全塔。塔亭6石柱,高3米。柱間障以華版。亭門雕飾華麗,石梁宏巨,斗拱承托亭蓋,蓋頂有剎。亭柱上刻有“住持佛智禪師壽塔。宣和二年庚子歲重陽日紫小師曇智等建”字樣。
?
亦葦岸禪師塔 在黃檗村雙林峰上,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686),俗稱“大鐘蓋小鐘”、“塔中塔”。外塔以弧形石壘成一大鐘狀。塔屋高4.3米,底徑4.5米。正南有塔門。塔剎3層:座、相輪、寶珠。內塔高2.47米,寬1.2米。其形也似鐘。剎為覆缽、仰蓮、寶珠3層相疊。正面刻“亦葦岸禪師塔”。內外塔之間,可容數十人。亦葦岸乃明末重興黃檗禪林的第二代祖師。
永庵主無縫塔亭 塔為獨石雕琢,塔亭為石料建筑,六柱六角形,柱上刻有楹聯:“禪安無縫塔,定入蕊珠宮”。墓塔之主是宋時黃檗山積翠庵女尼永庵主。其名入《五燈會元》。
黃檗山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