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江滿族村
2643views
琴江是福建省唯一的滿族聚居村,為首批省級歷史文化名村之一。位于閩江南岸,與福州(馬尾)經濟技術開發區隔江相望。距長樂市區4公里,閩江口15公里。流經這一段的閩江宛如一把古琴,故名琴江,為古代控馬江衛省城的重要港口。清雍正六年(1728年),鎮閩將軍阿爾賽奏請朝廷從老四旗中抽調513名官兵攜眷進駐琴江,圍地筑城,建立“福州三江口水師旗營”。這是當時全國沿海四大水師旗營之一,比馬尾的福建水師還早151年。水師旗營布局相似太極八卦,故又稱“旗人八卦城”。辛亥革命后,水師旗營逐漸成為一個居民小鎮。。
據琴江志載,林則徐多次來到琴江,江濱照壁曾書林公墨寶“海國屏藩”。薩鎮冰為賈氏海軍世家墓園題寫“江城海域”碑刻至今猶存。琴江的“福州三江口水師”是中國海軍的搖籃。琴江水師最輝煌的一頁是參與甲申中法馬江海戰抗擊侵略者。統領黃恩錄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由率部奮勇殺敵,600名官兵中壯烈犧牲100多位。后人奉旨在村中敕建“忠魂堂”,設置烈士靈牌。至今每年七月初三舉行公祭活動,村民們自發來到江邊放送水燈,剪紙焚香,祭奠先烈英靈。 琴江村地靈人杰,名人輩出。洋務運動后,水師旗營中青年人紛紛投入船政學堂,畢業后成長為中國海軍的棟梁之材,其中將級3名,上校級4名。如與薩鎮冰深交的民國海軍少將賈勤。近代的如原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曹維廉,我國海商法奠基人黃挺樞教授,榮獲世界書畫藝術名人稱號的指墨山水畫家李育中等。
琴江村民每人都會三種語言:普通話、福州話和滿族“旗下話”。村里有一種名叫“臺閣”的民間文娛活動,由旗人祖先從北方帶來,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琴江還是鄭和七下西洋船隊出太平港口轉舵出海之處,村附近有鄭和修建的云門寺和媽祖廟。
琴江地理區位優越,水陸交通方便,自然和人文景觀資源豐富,開發以滿族風情為主題的旅游項目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