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山
6356views
五峰山位于江西萍鄉西陲的東橋鎮五峰村境內的五座山峰,主峰海拔644米。此山因有五個山峰而得名,村因山得名。山上早在宋朝時就建有寺廟,后毀。五峰山系羅霄山北的余脈,位于武功山的西端東橋、臘市、麻山三鎮交界處。
元朝至清朝多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是清乾隆二十五年。五峰山寺是一群建筑,依座落位置分頂庵(在山頂)、中庵(在山腰)、腳庵(在山腳)。五峰山頂庵門聯據傳為劉鳳誥所作。劉鳳誥,江西萍鄉人,清乾隆已酉進士一甲三名及第(殿試第三名),辛亥大考優等。曾為翰林院侍讀學士,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景區內有山林面積5.3萬畝,森林覆蓋率居全市前列。該景區不僅風光秀麗,民風純樸,而且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早在北宋時期,廬山東林寺住持慧遠衣缽教徒密老和尚,沿贛江而上,來萍鄉闡揚佛法,居五峰隱跡修真。自此,五峰山名聲更振,引來不少文人墨客尋芳攬勝。被稱為蘇門四學士的江西詩派創始人黃庭堅與密老關系很好,曾登上五峰山,在福壽庵門前留下一聯:“梵宇起平腰,千萬翠巒齊俯地;后峰凌絕頂,九重碧落不知天”。山上茂林修竹,古木參天,猶如林海。每至春季,鮮艷的映山紅,滿山遍野。據《昭萍志略》記載,福壽庵建于周幽王年間,距今有二千六、七百年的歷史,經唐、元、清數度修繕,至今保存完好。該庵占地1500平方米,庵內有圣母殿、大雄寶殿、觀音殿、關圣殿,殿高達十余米,神像逼真,栩栩如生。庵門側下,滿山方竹,有“南海紫竹林、五峰方竹山”之說。
五峰山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