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文廟
4017views
荊州文廟(即原江陵縣文廟)位于古城荊州中路西段南側的荊州師范學院附屬中學校園內,現為市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文廟是舊時讀書人頂禮膜拜儒家創始人孔圣人的地方。荊州文廟建于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后經乾隆九年、嘉慶元年兩次擴建修繕,殿閣成群,雄偉壯觀,后大多毀于戰亂,現僅存欞星門和大成殿。
大成殿是文廟的主體建筑,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式屋頂,殿前建有寬闊的霸臺。欞星門是進入文廟的起點,至今保存完好。全門皆石結構,三門四柱,背后書有“大清光緒二十五年歲次丙申六月吉日重建”的題記。中門上方前后兩面均楷書有“欞星門”三字,正面飾有浮雕六幅,最上為單鳳朝陽,其余梁上雕云龍、瑞獸、花草、人物等圖像。中門石梁底部為鯉魚跳龍門的彩繪吉祥圖案。透過這精雕細刻的高大門牌坊,人們不難想像文廟鼎盛之時的宏偉風采。
荊州文廟位于荊州城內荊中路西段荊州師范學院附屬中學內。清康熙六十年(1721)自城東北隅遷此。嘉慶元年(1796)重建大成殿、兩廡戟門、名宦鄉賢祠,改建崇圣祠、尊經閣、欞星門、明倫堂、文明閣,增建節孝祠、更衣所、刑牲處、祭品樂器庫、新舊碑亭。后遭日本侵略軍轟炸、拆毀,僅存大成殿、泮池、欞星門石坊及門外兩旁巨大石坊。大成殿長12米,寬16米,單檐歇山式屋頂,前檐及兩山肩前部施一斗二升交麻葉出四翹斗拱,后檐及兩山間后部施四棲單翹斗拱。欞星門石坊三門四柱,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重建。中門上有楷書"欞星門"匾額,梁枋浮雕為丹鳳朝陽等圖案。
8:00-17:00
荊州文廟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