磧口古鎮
1672views
磧口位于臨縣城南48公里處的黃河邊,因黃河第二大磧——大同磧得名。?
磧口從清代乾隆年間興起,此后200余年是中國北方著名的商貿重鎮,五里長街,店鋪林立,商賈云集。船筏在黃河里穿梭,駝鈴在山谷里回蕩,在京包鐵路建設前的170年間,每日有50余只木船來往于磧口碼頭,大批的糧油、皮毛、藥材等自陜、甘、寧、綏、蒙等運來,棉布、綢緞、茶葉、陶瓷 等物品,自太原、汾州等地由“向陽匣”陸路馱運至磧口,轉銷于大西北。民間有“馱不盡的磧口,填不滿的吳城”。文水民間有“青定頭,南峪口,拴起騾子跑磧口”的民謠。當地養有500余峰駱駝,可見當年的繁華。正所謂“水旱碼頭小都會,九曲黃河第一鎮”。
1999年,山西省政府命名磧口為風景名勝旅游區。磧口旅游區主要包括黃河大同磧、磧口古鎮、西灣、李家山和寨子山民居、黑龍廟、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碑、黃河峽谷天然石雕等。
大同磧位于磧口古街西南500米的湫水河入黃河處,是秦晉峽谷間最大的一個磧。黃河進入大同磧,河面急劇收縮為百米左右,河水涌向落差約10長3000米的傾斜河道,頓時水流湍急、濁浪排空、咆哮如雷、聲震十里,觀者無不驚嘆。?
大同磧下游百米處,黃河河寬水緩形成了千米之長的天然沙浴場。
磧口古鎮的街道、店鋪是清代山區傳統建筑的典范。主街道順著臥虎山,從東開始,沿湫水河西去,再逆黃河北上,時曲時折。更有趣的是,古鎮后街只有200余米,卻轉了十八道彎,這些建筑完全依地形而建,街道都用石頭鋪砌,店鋪都是平板門,門前都有高圪臺。
在主街道南有二道街、三道街,一條比一條短,形成了梯型的建筑格局。
????
據記載,磧口店鋪大規模修建是從清乾隆年間開始的,道光年間,全鎮已有店鋪60余個,到民國五年,店鋪林立,除本縣外還有包頭、河曲、綏德、府谷、孟門、汾陽、孝義、介休、平遙等地人開的店鋪,多達204家。
這里是個開放式的景區,全鎮都是景點,所以全天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