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圣寺
2513views
位于太原市區西南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為古代晉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稱唐叔虞。虞子夑繼父位,因臨晉水,改國號為晉。因此,后人習稱晉祠。北魏以后,北齊、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對晉祠重修擴建。
全稱十方奉圣禪寺,常稱奉圣禪寺或奉圣寺,初建于唐武德年間,原為開國功臣尉遲恭別墅。后來尉遲恭受佛教影響,感到自己雖然輔佐唐王朝立下汗馬功勞,但畢竟殺戮甚眾,于是幡然悔悟。一日向高僧智滿討教:“割絕他命,敢問還否?”師云:“將軍有悔心,天啟之也”。再問:“若齋僧建剎如何?”師答:“一念善心生,獲福無涯矣”。尉遲恭聽罷頓首叩謝,并設宴款待,遂改建其別墅為梵剎。武德五年(622),唐高祖李淵賜額“十方奉圣禪寺”。從此尉遲恭請智滿高僧為主持。
從文獻看,奉圣寺坐西朝東,歷代修葺,規模宏壯,由前后三進院組成,有前殿、鐘鼓樓、左廂伽藍殿,內塑上古行神像、伽藍神、鄂國公像,右廂房為祖師殿,塑初祖達摩像及洪智、圓覺二禪師像;二進院中殿奉大佛三尊;左廂房塑十八羅漢朝觀音;右廂房地藏王殿,塑地隍朝地藏王。三進院后殿五間為大雄寶殿。供奉釋迦佛、文殊、普賢、迦頁、阿難、脅侍菩薩及供養人。左右配殿各三間,有送子觀音像,庭中設照壁,有韋陀殿,南北筑三亭,殿后還有藏經樓及法堂數間。奉圣寺屢經戰亂興廢多次。金貞佑年間,除舍利塔外,全毀于戰火。到元代皇慶二年(1313),高僧洪智重建后,歷經希公、深公、一公、間公、淺公、浩公、杲公、昌公、惠公、喜公等十一代禪師,千百年香火未斷。元至正十八年(1358)遭火災,明洪武二十四年,永樂十年由圓覺禪師二次重建,到20世紀50年代被拆毀。
8:30-17:00
奉圣寺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