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堂
3440views
大公堂是江南唯一的諸葛亮紀念堂,奉祀諸葛亮的神主和畫像,舉行諸葛亮的春秋二祭。
據《諸葛氏宗譜》所載:大公堂為始遷祖寧五大獅公所建,時間約在元代中葉。歷經修茸規模有所擴大,民國十九年大修過一次。1991年大公堂后進基本倒塌,由村委會發起向全國各地和海外的諸葛亮后裔為重修大公堂捐款。92年大公堂重修完工。大公堂為五進三開間,前進和中堂都是大三開間,最后一進供奉諸葛亮的神主畫像,大公堂建筑面積達700多平方米,大門牌樓式、中央歇心式屋正脊高約10米,四個翼角高翹,上層的幾乎與屋脊齊平,檐下用斗供,黑柱朱楣,重樓疊閣,是全村在外觀上最為華麗、最為醒目的建筑。正門上有“圣旨”匾額一塊,橫匾為“敕旌尚義之門”。據《諸葛氏宗譜》記載:明正統四年(公元1439年)武侯公第三十二世孫諸葛彥祥捐谷1121石用以賑濟災民,英宗皇帝褒獎他的義舉御賜這二塊匾。在當時是極高的榮譽。大門二邊“忠、武”二個大字,是諸葛亮生前被劉備封為“武鄉侯”,逝后被劉禪封為“忠武侯”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