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霞關在江山市保安鄉仙霞嶺。古稱古泉山、泉嶺山。為唐乾符五年(878年)黃巢起義軍進軍福建時所辟徑道。義軍在此僅開辟山路,并未建防御設施,然周圍叢山峻嶺,峭壁谷深,易守難攻,是天設之雄關。仙霞嶺地形險要,自辟出山路之后,成為歷代農民起義的活動地區。現存石塊路面修筑于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
嶺上設有4關,用條石建成,每關設雙重大門,門為拱卷頂。關門高3.20米、寬2.40米,墻厚5米,大門已被毀。關門兩邊都是高山,若關門緊閉,則萬夫莫天,有“東南鎖鑰”之美譽。
仙霞關景區含仙霞古道、仙霞四關、沖天苑、歷史人物故居、廿八都古鎮以及浮蓋堆石洞群等主要景點53處。據史載,唐末黃巢起義軍進軍福建時,開辟此山道。這里關雄峽險,為浙閩贛三省要沖。素有“東南鎖鑰”、“八閩咽喉”之稱。位于茫茫仙霞古道上之仙霞關,現存關門四道,皆以塊石筑砌。頭關主要景點有松風亭、“東南鎖鑰”石碑、雙寶樹、浣霞池、天雨庵(即關帝廟遺址)、沖天苑暨仙霞嶺史料陳列館、黃巢石像及沙孟海題刻《菊花詩》碑等。二關有甘泉、霞嶺亭、率性齋遺址。三關有古碉堡遺址。四關有福口亭。仙霞嶺北保安地方有戴笠故居。仙霞關1963年被列為首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嶺南的廿八都古鎮,保存著大批古建筑群,具有豐富的建筑文化內涵,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景區票價:
江山市保安鄉仙霞嶺
景區特色: